他可記得,李家大嫂嫂畫了二十頁,可是用了兩天一晚的時間才畫好。
而且是從早畫到晚,都不帶停歇的。
李玉竹三天之內能畫十五本?
牛皮不是這么個吹法呀。
他悄悄去拉李玉竹的袖子,提醒她,這是在吹牛,牛皮吹破了,臉就丟盡了。
但李玉竹沒理會李立行。
她收了桑家管家給的預付款。
說好具體交貨時間后,桑家管家滿意地回去了。
他一走,李立行馬上嚷道,“李玉竹,你瘋了,三天時間你畫得出十五本么?”
李玉竹搖搖頭,“畫不出,我不會作畫。”
李立行吸了口涼氣,“你不會畫畫,那你答應做什么?”
李玉竹揚著唇角,俏皮一笑,“城里有書社吧?”
“當然有啊,賣書的地方嘛,李玉竹,你打聽這個做什么?”李立行問,沒一會兒他恍然過來,睜大雙眼看向李玉竹,“你想到書社買書,再賣給桑家?不成不成,這種小獸圖,在城中根本買不到。”
李玉竹笑道,“我不是去買,我找書社幫忙。”
李立行好奇問,“幫忙?他們能幫什么忙?”
李玉竹笑了笑,“到時候就知道了。”
李立行伸手撓著后腦勺,“這么神秘干嘛?”
.
李興安和穆元修,被縣令請到書房說話去了。
他們回到后宅的時候,馬上被李立行拉到涼亭里。
“什么事啊?急慌慌的?”李興安看一眼李立行,又問李玉竹。
李玉竹坐在涼亭中,見到他們走來,馬上站起身來,“三哥,元修,我找你們幫忙。”
李立行等不及了,快言快語說道,“玉竹接了個生意,要三天之內畫十五本冊子,對了,就是大嫂嫂畫給我的那種,大嫂畫了兩晚一天才畫了一本冊子,她對人說,三天畫好十五本,還收了人家的錢一千五百文,你們說吧,怎么完成這個任務?”
穆元修問道,“玉竹,誰的生意?”
李玉竹笑道,“是桑家。”
李興安好奇問道,“桑家?桑家怎會要這么多畫冊?”
李玉竹說道,“說是幫親戚買的,幾十文一本的小冊子,對于他們那樣的人家,也不算太貴,買去哄孩子咯。”
“玉竹,你想好了怎么畫完嗎?”李興安知道李玉竹聰明,不然的話,是不會接下這筆生意的。
李玉竹得意說道,“當然了。你們幫我找到一家書社就可,做書冊,我不是畫,而是印,只要刻好了模板,別說三天十五本,三天一百本我都能輕松交差。”
她如此說,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李立行笑道,“原來是這個辦法,好好好好,那我就不擔心了。”
李興安皺著眉頭,“但是,那些圖畫怕是不好刻呀。”
市面上流通的書冊,在幾百年前,全是抄寫的。
官府還設有專門的抄書員。
書冊的價格,也是相當昂貴,是現在的十倍。
也因此,讀書人較少。
因為普通人買不起幾百文一本的書。
抄錄的書,還容易出錯,更多時候抄著抄著離原本越錯越遠。
后來有人發明了印書器。
即,將要書寫的字反刻在模具上,在模具上刷上油墨印刷。
只需校對字模的對錯即刻,不必每本書冊校對錯字。
刻字模的時間雖然長而且繁瑣,老師傅一天才刻一百字,但刻出來后,卻是有相當長的時間能反復使用。
以前,書社里一個熟練的抄寫員,一天只能抄一本二十頁的書,如今的書社,一天可印上百本甚至幾百本。
書的價錢也相當的便宜了,人人都買得起書了。
讀書人也隨處可見。
除了有刻字模的,還有刻圖畫的。
刻圖畫的師傅相對少些,因為圖比字更難刻。
而且活動的字模可以反復使用,從古到今的字是固定的,只偶爾新增幾個字。
但圖卻不是。
極少有圖反復用。
李興安提到圖畫難刻,李立行又擔心起來。
穆元修說道,“我知道一家書社里有人會刻圖,我去找找看。”
刻圖是大事,李玉竹說道,“我和你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