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心照不宣,沒有將事情宣揚。
也因為孩子太小,縣令大人不放心縣令夫人,請李玉竹每天來看診。
反正家里也沒有其他事情要她去做,李玉竹欣然同意了。
為了照看方便,李玉竹被邀請住進了縣令府,依舊是住在縣令夫人院中的客房里。
她已是縣令府的常客,李興安也是放心的,便只管忙著自己鋪子里的事情。
李興安幼年時讀書不行,賣書的本事倒是厲害。
他在穆元修的幫助下,帶著小成子和柳巖柏,將書行的生意做得越來越順,不僅將李玉竹印的一千冊賣光了,還著手印起了李玉竹說的幼兒繪畫本。
李興安不光做本縣的生意,還將生意做到了外縣去。
至于外縣的生意,靠的是趙家的幫忙。
因為李玉竹的報信,讓趙大太太得了幾千兩的銀子,還揚眉吐氣了一番,趙大太太記著李玉竹的恩,也樂意幫李興安。再說李興安也不是白叫她幫忙,而是給了好處。
而趙大太太是個愛財摳門的人,只要是有錢賺的,她都樂意幫忙。
李興安跟她說,只要他的書冊賣掉了,會給一部分的提成。
趙大太太欣然同意,由李興安印書,趙大太太將書冊運往外縣。外縣,有著趙家的鋪子,也有來往生意的熟人,代著銷售,多多少少賣了一些。
只要賣得動,就不怕下回生意。
李興安對未來很是期待。
小成子和柳巖柏,也跟著賺了些小錢。
特別是柳巖柏,拿著平生中第一回賺的錢,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他將錢藏在睡覺的床板下,一文都沒舍得花。
這個月攢六百文,下個月李興安生意好的話,他還可以多得,一個月攢一點,一年就是幾兩銀子,三五年后,他能到村里蓋房子了。
.
日子靜靜悄悄地過著,李玉竹他們在縣城里,住了一個多月了。
這一天,天陰冷陰冷的,飄起了零星小雪。
柴家一個出遠門的大伙計,披著蓑衣帶著斗笠騎馬回來了。
柴大嫂柴大公子兩口子的鋪子中,有兩個伙計,一個小伙計常年在鋪子里幫忙,一個大伙計偶爾在鋪子里做事,大多時候,是在外面跑腿買東西,或幫人往村里遞信捎個東西。
柴娥英住在村里,柴大公子平時在縣城,他不放心妹妹,就時常派這個大伙計回家。
在縣城做事或開鋪子的同鄉們,得知柴大公子的伙計時常回村,也會央求柴家大伙計帶個口信回村,或是稍個東西什么的。
柴大公子和伙計從中賺點跑腿費。
這天,去了村里回來的大伙計,帶來了柴娥英的回話,問李玉竹他們幾時回村,李家老爺和太太想念李玉竹。
還說,要是事情忙的話,李興安不必回去了,將李玉竹帶回去就可。
李興安得知大伙計從家里帶來的話,氣得黑了臉,“我是撿來的不是?”
柴大公子拍拍他的肩頭,笑著道,“李三兄弟,別這么想啊,玉竹妹妹是小姑娘,家人才更擔心些。你是大男人,父母當然對你放心些啦,你這哥哥怎么跟妹妹搶寵愛?”
李興安不好意思嘿嘿說道,“我也不是搶寵愛,我是說,我爹娘總得問候我一句吧?”
柴家大伙計笑著道,“李老爺問候了三公子,說三公子聰明,他是放心的。”
李興安這才轉悲為喜,“這還差不多,我老爹眼光一向準。”
不過,誰送李玉竹回村,李興安犯愁了,他可不放心,讓柴家大伙計送李玉竹回去。
“正好,我要回村了,我送玉竹回去吧。”穆元修說道。
李興安看著他,“你?”一臉不情愿。
“三哥,我趕車的技術,一定比柴大哥家伙計趕車的技術好。”穆元修拍著胸膛。
李興安皺起了眉頭。
那不見得,主要是,柴家大伙計的脾氣性格他不熟悉,而對穆元修是知根知底的。
可因為太了解穆元修的脾氣,他又更不放心了。
“穆元修。”李興安黑沉著臉,按著穆元修的肩頭,“行吧,你送我妹妹回村,她要是少根頭發,受了什么委屈,我可不會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