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元修點頭,認真說道,“放心吧,三哥。”
李興安對小成子和柳巖柏交待了幾句,和穆元修來縣令府找李玉竹。
李玉竹算著時間,她來縣城已經一個多月了,這都進入臘月了。
家里父母擔心她,也是人之常情。
李玉竹來見縣令兩口子,說了家中父母派人遞口信的事。
縣令說道,“本想再留你幾天,到這月中旬再送你回去,既然李夫子李太太擔心你,我再挽留就不盡人情了。”
他問了李玉竹,幾時回去。
李玉竹微笑道,“這會兒下午過半了,明早回吧。”
縣令說道,“那正好,我給你們備些禮物回去。”
李興安和李玉竹連聲說不必客氣了,但縣令說什么也要送。
兩人只好不勸了。
李玉竹給縣令夫人查看了下身體,叮囑了些注意的地方,便收拾東西,和李興安穆元修回鋪子。
兩人來時,坐的是穆元修的騾子車。
縣令和縣令夫人,送了好些禮物給他們。
騾子車里塞了一半的地方。
有吃的,比如肉干,魚干,還有一些南北干貨,像核桃杏仁葡萄干,松仁棗子干等等,還有兩塊布匹,是給廬陵王夫婦的。
當然了,李玉竹在縣令府住了一個月,每天給縣令夫人查看身體,少不了她的禮物,除了二十兩的診金外,還有一件羊羔毛的厚大氅。
他們回到鋪子里,柴大嫂這邊又送了東西來。
李玉竹笑道,“再裝就裝不下了。”
柴大嫂笑著道,“也沒什么東西,都是些吃的,鄉里賣得少的,縣城里隨處可見的,我買了些你順路帶回去給家里,要過年了,吃的不怕多,你盡管收下便是。”
柴大公子也勸著李玉竹他們收下。
柴天朗站在馬車邊瞧,“李小姑你不收給我吧。”
被他老爹抽了頓屁股。
李玉竹本想去買些禮物帶回去,看這陣勢,買了也沒地兒放。
她索性不買了,再說上回貴伯回去時,她該買的都買了。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李玉竹天朦朦亮時就起床了。
她來到后院廚房這兒,發現大家起得比她還早,都在廚房坐著了呢。
李興安在給小成子和柳巖柏交待事情,穆元修在廚房做早飯。
李玉竹走進廚房,笑瞇瞇道,“穆大廚,做什么好吃的?”
熱氣騰騰的鍋子里,飄著一些白白胖胖的丸子。
不是湯圓,而是魚丸。
穆元修看她一眼,含笑道,“魚丸面。”
李玉竹驚訝了,魚丸隔夜的不好吃,那么說,穆元修是今早起來做的魚丸?
淡水魚丸,都是用草魚肉做的。
將四斤以上的大草魚剖開成兩片,去掉中間的大骨架,拿刀一點點的將兩片魚背上的肉刮下來,這般刮法,能將刺兒刮成渣,拌上玉米淀粉,涼水起鍋煮得飄起就熟了。
說著容易,但其中一項刮魚肉,卻是又難又費時。
魚肉刮好,拌多少淀粉,也得掌握好度,加多了魚丸硬,加少了魚丸煮散了,不成丸子形狀。
煮熟的魚丸加上佐料可以單獨做菜吃,也可以放在湯面里一起煮著吃。
喜歡吃魚,而怕刺的人,可以吃魚丸。
魚丸沒有刺,又有著魚香。
“柴大哥送了兩條大草魚來。我起了個早,將魚肉刮下來做了魚丸。”他看她一眼,“我記得你愛吃,便做了魚丸。”
李玉竹想不起來自己說過喜歡吃魚丸,“我有說過嗎?”
穆元修將魚丸面盛起來,裝在一個大頭碗里,“你說過,很早的時候。”
李玉竹失笑道,“好吧,我說的事情太多了,真想不起來了。”
“那就不想了,吃面吧。”穆元修將碗放在桌上,又淋了少量的醋,灑了點蔥花在碗里。
李玉竹吸了口氣,“好香好香。”
聞著魚香加醋香,李玉竹吞了口口水,抓了筷子就吃起來,咬了一口,發現李興安他們還沒有過來,又招手喊他們,“三哥,小成子,柳巖柏,你們也來吃。”
三人朝她揮手,“你先吃。”
“那我不客氣啦。”李玉竹笑道。
太好吃了,大冬天的吃著熱呼呼的魚丸面,簡直是好享受。
吃著吃著,李玉竹發現穆元修沒吃,還在灶臺邊忙著,“穆元修,你也吃啊?”
“我和三哥他們一起吃,你先吃吧,吃好了你先到騾子車上去。”穆元修回頭看他一眼,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