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因為離北帶部落比較近,所以直接去接受北帶部落投降。
不得不說,北帶王投降得還挺漂亮的。
說投降就沒有半點含湖,整個南越郡北方的所有關隘全部棄防。
至于將近四萬的北帶族人,無論男女老幼,全都放下了武器。
韓信第一時間并沒有去接收北帶部落的投降人口,而是命令大軍分散去接手所有南越郡北方的防御。
接手了所有關隘,北帶王就算想弄什么騷操作也沒辦法干,四萬人就是甕中之鱉罷了。
在干完這些事情,天色已經漸晚,北帶王在營帳之中明顯有些焦躁不安。
按照常理來說,秦軍接受他們投降的話,肯定第一時間過來安撫他的情緒,但韓信沒這么干。
北帶王也知道過來接收關隘的是韓信,又想起韓信進攻時的口號,沒來由的覺得脖子一涼。
而這個時候,韓信才剛剛接手所有關隘的防御,三萬多人遍布南越郡北方的所有關隘。
同時派人聯絡章邯,前來鎮守南越郡北方。
而韓信身邊,也就剩下一百多個親衛隨行。
吳廣本打算勸他等章邯來了再去接受北帶王投降,雖說這四萬人放下了武器,但好歹也是四萬人。
可韓信不那么想。
現在所有關隘都被他的人馬接手,別說這四萬人其中有婦孺老幼,而且還沒有武器,就算有武器,他們只要沒長翅膀就飛不出去。
如今關隘要道都被新秦軍占據,北帶部落的四萬人不可能翻天。
更何況,晾他們一晚上也好,反正是蠻族。
但萬萬沒想到,晾這一晚上還真晾出事情來了。
是夜
原本北帶王還在安撫剩下的統領,一個統領忽然暴起殺了上來。
這個統領本來也是趙佗的死忠分子,在北帶王說要投降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要暴起。
可北帶王的親兵沖進來太快,他還沒起身,其余先起身的人就死了。
所以他按住了自己的沖動。
后面北帶王安撫眾人,他也表現得和眾人無異。
待到了半夜,秦軍接管的人還沒來,北帶王心中忐忑,戒備自然也少了許多。
而這個時候,他忽然暴起,北帶王明顯沒有任何防備,就被他一刀割斷了咽喉。
“我等與趙陀將軍歃血為盟,如今命我等守土,倘若北方有失,秦人必屠戮我族,自趙佗將軍入主百越以來,公平公正,有能者賞之,無能者罰之;
我等承趙佗將軍之恩,倘若不能為趙佗將軍流血,便愧對趙佗將軍,愧對神明”
不得不提的是,趙佗在百越之地的威望,真的很高。
趙佗從一個副將,坐到今天的地位,除了親近百越各族的政策外,無外乎他的人格魅力了。
整個百越之地,趙佗不缺少死忠,因為其公平公正的政策,收攏了不少民心。
而且趙佗經常會打亂一個部落的人口,進行重新分配。
比如北帶部落原本三分之二的人口,分配給其他部落,其他部落的人口則用來補充北帶部落。
這樣造成了一個情況,原本的小部落,凝聚性明顯降低。
所以這人的口號很管用。
營帳中有幾個出聲反駁想要活命的,被當場宰了以后,其他人也都狠下心來。
一群人本就是各族的大小統領,殺了北帶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宰殺北帶王的家人,然后接管原本等待投降的北帶族人。
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先把北帶王這個投降派弄死,然后把所有想投降的統領弄死,再接管外面等待投降的北帶軍,與新秦軍死戰不休。
至于贏,他們從來沒想過。
韓信不是沒發現北帶部落的動亂,而是沒打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