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沒有辦法。
若非后來趙昆將匈奴徹底覆滅,恐怕長城這項損耗巨大的工程,至今都還在修建著。
嬴政十分確信,若將趙昆擺在自己當初的位置上,以他現在的心境,多半不會選擇那種做法。
他硬不起那個心腸。
是的,他硬不起來。
這是嬴政從趙昆身上找出的唯一弱點。
但這個弱點,只有登基之后,他才能慢慢地改正過來。
因為,說白了,趙昆缺的東西,叫做帝王之威。
嬴政清楚,趙昆也十分清楚。
但趙昆一直在裝傻。
如今被嬴政強硬傳位,趙昆躲無可躲。
可想而知,以后趙昆遇到讓自己左右為難的事情,絕對會有很多。
嬴政十分想看看,面對那些事情的時候,趙昆會如何解決
在處理政務,引導大秦方面,嬴政自認為已經不如趙昆了。
甚至,如今的大秦,即便是嬴政這個帝王看來,也有很多一知半解的東西。
倒不是說嬴政不偉大了,而是時代的局限性擺在哪里。
若讓嬴政去一趟未來世界,他做得肯定比趙昆還好。
可如今的他,只想知道,在他有生之年,趙昆能夠將大秦帶到何種高度。
提前退位,便是這個心思。
眼見嬴政笑吟吟的看著自己,趙昆最終無奈苦笑道“不瞞父皇,秦二世這個稱號,我很不喜歡”
嬴政出人意料地沒有反駁,而是笑道“這個不能變”
“那我可不可以弄個年號”
“什么年號”
“比如從明年開始,不叫秦二世元年,叫政昆元年”
“政昆”
“對啊政和昆,相當于父皇跟兒臣共治天下”
“哈哈哈,你這小子,盡喜歡瞎折騰”
嬴政大笑一陣,伸手拍了拍趙昆的腦瓜子。
就如此,父子二人坐在龍椅上,閑聊了起來。
聊到最后,趙昆看嬴政心情似乎不錯,這才從懷中掏出一個折子,尷尬的說道“父皇一紙傳位圣旨,讓我等焦頭爛額。這是決議會商討了整整兩個時辰,最后擬出來的處置辦法。”
嬴政接過折子,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副漫不經心的神態。
顯然,對于這種退休狀態,嬴政適應得極快。
然而幾個呼吸之后,嬴政的眼神逐漸銳利起來,他扭頭看向趙昆“這是何人的想法”
趙昆撓頭笑道:“自然是兒臣自己的。”
嬴政想要干脆甩鍋,從此以后逍遙快活,哪里會有那么美的好事
因此,趙昆借鑒記憶之中的一些東西,這才用最快的速度,擬定出來這么一份章程。
具體內容,實際上只有兩條。
第一條,始皇帝傳位,給大秦萬世基業開了一個好頭。
從此以后,大秦后世的帝王主動傳位就該被定為永例。
趙昆在奏折中明確指出,帝王年過四十,須立儲,此后主要的目標,就是將儲君培養成合格的帝王。
儲君繼位,要經歷三個步驟。
立儲、監國、登基,缺一不可。
在這個過程之中,上代帝王全程監督,直到他覺得滿意,便可傳位,自己享受退休生活。
這個制度,可以說是嚴格恪守了“一帶一上”的準則。
當然,太上皇也不是直接放下所有權力。
這便是趙昆在奏折之中點明的第二點。
那便是,皇帝傳位之后,還要統領全國軍權,至少三年。
若他愿意,可以一直掌握軍權到駕崩。
趙昆提出這些想法,都是有自己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