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演員,可能一兩年才推出一部作品來。
其實每個演員都肯定想要多出作品,只是,像周云這樣還好一點,有熟悉的、長期合作的導演和電影公司,也有知名度和賣座能力,基本上只要她愿意演,就能演,而有的演員,要么一直碰不到好的、打動自己的角色,要么就是沒有那個知名度和賣座能力去爭取到自己想要的角色。
只能說,就算是再紅、再好的演員,也總是永無止境地去渴望一個好角色。
周云相信來找伊麗莎白的劇本中,肯定有常規意義上的好角色、好劇本,但是,站在伊麗莎白的角度,那已經不足以打動她了。
好東西見得太多了。
周云也是。
像預言之子那樣的劇本,如果主角換成女性,周云肯定也不會演了。角色其實沒有太多的的深度,故事以懸疑感為主,沒有太多挖掘的東西。周云會愿意做制片人,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足夠好看,而且又是新人,她愿意支持。
她也認為電影不一定要把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分得那么開,但是,個人的藝術追求肯定是有差別的。周云二十歲的認知和三十歲的認知也會發生變化。拋開最基礎的東西不說,周云現在并不缺一個好看的故事和劇本。她更追求一個既好看、在藝術上又有追求的故事。
周云和伊麗莎白在這方面是一樣。
這種事情,也只有她們彼此之間能夠互相理解,而大部分人可能都是無法體會的。
周云如果愿意去演預言之子,如果把這個劇本再改得故事性跌宕起伏一點,多幾個反轉,這個電影可能就能沖著幾十億的票房去了。因為周云有這樣的知名度和賣座的能力,她只要做到這個劇本故事在觀眾心中是足夠好看的,能夠口口相傳,票房成績就差不了。但這樣一來,周云就違背了自己現在對于劇本的要求了。
她和伊麗莎白聊了兩個多小時,最后說到如果有機會合作,就算劇本稍微差一點也要合作,因為到她們這個份上,能夠找到一個同時能容納兩個主要角色都非常有力量和吸引力的劇本,真的很難。
之后,她們一塊兒去看了個攝影展。
兩個人在攝影展被人認了出來,跟好幾個人拍了合影,然后匆匆離開。
伊麗莎白問“你和宋遲打算什么時候舉行婚禮”
周云被伊麗莎白的問題嚇了一跳。
“啊”
“結婚啊,你們不是都已經登記了嗎但是你們還沒有舉辦婚禮吧”
“還沒有。”
“難道你們不打算舉辦婚禮了”伊麗莎白問。
周云搖頭,說“沒有,當然還是要舉辦的,不過現在沒有談到這件事,不著急吧。”
伊麗莎白說“那你可別這么想啊,現在可是你的臉和身材最好的時候,隨著你的年齡增大,你的外貌可是在一天天地變老的,難道你不想在你最美的時候穿上婚紗嗎”
伊麗莎白又說“我還可以給你當伴娘”
周云笑著白了她一眼,說“你是不是就是想做伴娘而已”
伊麗莎白“我自己結婚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去呢,能夠參加你的婚禮也是好的。”
“為什么你跟丹尼爾呢”
“我每次跟他說到結婚這個話題,他就一直在閃避。”伊麗莎白搖頭,“我沒有你那么幸運,遇到了一個愿意早早地為你負責的男人。”
周云“丹尼爾為什么不愿意聊這個話題”
“大多數年輕的男人都不想早早地踏入婚姻。”伊麗莎白說,“這是一個所有年輕的女孩都應該要明白的道理。”
周云聽到伊麗莎白這么說,不禁無奈地笑了笑。
“好吧。”
兩個人沒有再叫別人出來。從攝影展出來以后,兩個人一起去逛了逛街,然后就分開了。
伊麗莎白說“你什么時候離開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