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周云這一次可是真正地銷售到了歐美那些國家,那是真要一定實力和人脈,人家才會愿意看你的片子的。
不是說華語影片就在那邊賣不好。
不是那回事。
而是他們自己早就有了穩定的影片渠道,每一年采購的影片數量和預算,早就是頂格的了。
買這部韓國影片可能也能賺這么多錢,賣那部日本影片也能賺那么多錢,都是賺那么多錢,這個時候,就看誰的售價更低,以及跟誰打交道更快捷、更熟悉。
這都是非常粗淺的一些東西,真正核心的當然不是這些,但其實也就是這些相通的邏輯。
周云用自己的知名度和面子能把人給請過來看片,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澤寶能夠用自己影片的質量打動這些買家,讓他們覺得這個電影值得買,未來能賺錢,這就是成功的第二步。
很多影片有實現第二步的能力,卻沒有實現第一步的能力。
很多影片公司就把主意打到周云頭上去了。
既然寧姚可以把澤寶交給周云她們去負責海外的發行,他們為什么不可以呢
這種想法很容易就從他們的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周覽回國的時候,已經約了差不多十家電影公司的老板見面,都是那種小型或中型電影公司的老板。
像新盾、海池這種大公司,有自己的渠道,用不著周覽他們,但是像這些實力一般的中小型公司,他們自己沒有這個人脈渠道,周覽的渠道就顯得尤其珍貴的。
周覽都沒有想到,這一次在柏林賣澤寶,竟然會幫她開辟一項這么嶄新的業務。
周覽都懵了,當然,也很驚喜。
周覽這一次直接帶著自己的秘書李竹去見了這些老板。
現在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個非常堅定的觀念,要多培養人,否則真到了需要用人的時候,沒人可用,那就讓人傷悲了。
以前周覽身上有一種“狼性意識”,不想培養徒弟,因為徒弟養熟了,就要跟師父爭地盤了。
但現在周覽越來越意識到,她現在的工作,不是在守地盤,而是在開疆拓土,她要培養出更多的人,跟著她一起開疆拓土。
周覽連著一個星期都在見人。
有的人是在自己辦公室見的,有的人是在飯桌上見的,有的人是在酒會上見的,有的人是在其他工作的間隙見的。
大家都是帶著自己公司的影片來找周覽聊海外發行的事情的。
澤寶已經證明了周覽有這樣的資源,尤其是,他們中還有不少人有另一個目的,他們手里一些文藝片,藝術片,想要通過周云的渠道,看能不能進入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賽道。
卡洛先生對周云說的那些話,可是通過視頻的方式被很多人都聽到了。
周覽一口氣就收到了大約五十多部影片,其中有十幾部是還未公映過的電影。
她又把主意打到了選本組的身上。
工作室里的選本組,專門負責看劇本,周覽覺得,他們現在也可以開拓一個新業務了。
工作室的業務都在欣欣向榮。
周云發現自己收到的工作郵件也變多了。
周覽幾乎每天都會讓秘書整理一份今天工作室的重點工作推進進度給周云發過來。
倒是沒有什么需要她決策的,不過需要她都了解。
柏林電影節在她離開之后,仍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每天都有新的放映的電影引起大家的討論,也有新的明星行程被媒體追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