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之語首映禮之后,開評,評價整體是不錯的,大部分人都在夸這部電影有一種華語電影近年來很少見的疏離的氣質。
疏離,清冷,這是非常“不接地氣”的氣質。
這幾年,因為對市場的考慮,無論是高成本還是低成本,都主打一個“貼近生活”“接地氣”的風格,無論是戰爭片,還是現實題材,或者是懸疑片,又或者是喜劇片,都有插科打諢的詼諧部分。
主打的就是一個“包袱”。
落葉之語沒有一個這樣的“包袱”,拍攝鏡頭和人物臺詞,都是非常“正經”的,用有些評論者的話來說,很“陽春白雪”,甚至是“曲高和寡”。
有觀眾就吐槽“沒想到都這個年代了,還能看到這么寡淡無味的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無病呻吟的感覺。”
落葉之語的故事性不強,全程圍繞著周云這個角色,以她的視角去推進整個電影的故事。
再加上這部電影不是傳統的“一波三折”“起承轉合”式的故事,所以,有爭議也正常,確實不招普通觀眾待見。
再怎么藝術的電影,首先也得讓觀眾看得下去,才能有大范圍的好口碑,否則,真就是“曲高和寡”。
但是,與普通觀眾兩極分化的評價不同的是,這部電影還挺招專業媒體和影評人待見的,有一個權威影評媒體用了一句話,叫在市場為王的年代守衛電影本身的尊嚴。
這句話有點夸大了,但標題總是這樣,語不驚人死不休。
首發網址
話題度一點不缺,成功引起了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討論。
不過,與熱火朝天的討論不相符的,是這部電影的票房預估。
根據專業機構的調查,這部電影并沒有在大眾層面引起大范圍的觀影。
簡單來說,就目前的信息來看,大家并不愿意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就跟之前宋遲主演的香煙一樣。
都是當紅演員主演,也都掀起了一番熱議,但這些熱度沒有轉化成票房。
周覽擔心這部電影票房不好。
其實,落葉之語這部文藝電影,周云在接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它的票房可能高不到哪里去了,只是,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周云還沒有成為現如今的“票房女王”,在業內,周云已經有了“票房無一失手”的神話,放在兩年前落葉之語票房一般,并不會影響到周云什么,本來就是一個文藝片,又是一個導演處女作,但放在現在,票房不好,就會帶起“周云扛不動票房”的話題,甚至形成這樣一種認知。
為此,周覽馬上安排了通稿,自己先把丑話說在前頭。
通稿內容也很簡單,中心大意就是落葉之語投資很小,是個低成本電影,再加上同一套班底還拍攝了幕后,早已經賺得滿盆缽,即使落葉之語零票房,投資方也早就不虧了,其次,又說落葉之語是一部文藝片,周云接拍這部電影的初衷就不是沖著票房去的,在這里,周覽還夸張地加了一個內容周云在接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甚至都做好了這部電影上不了院線的打算。
總而言之,先降低所有人對這部電影的票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