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蕭有信靈光一閃,“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一件事來,兩百年前,君家曾有人駐守北靈州。具體是誰,我忘了,北靈州建州的時間,遠比中祥州要早。
當今之世,妖族學了太多人族無用之物,其中地方志就是之一。你若是能找到北靈州的地方志,或許能順藤摸瓜,找到些有用消息。”
寧夏大喜,趕緊奔出門去,打個呼哨,正在馬車上困覺的朱老四全無反應。
寧夏想起盧秉義。
猜到朱老四的昏睡,多半是盧秉義所為。
盧秉義是不會讓第二個人瞧見他堂堂安陽府君跪倒的模樣的。
寧夏趕到近前,掃出一道真元,激醒了朱老四。
寧夏道,“朱兄,閑來無事,我需要一些書籍,不要別的,只要附近幾個州,州志,各地的地方志,山川地理圖,民間的畫本傳奇。若是搜羅的夠齊備,你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不僅如此,我還讓房縣君給你重賞。”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辦。
搜羅書籍,寧夏肯定比不上朱老四這個地頭蛇。
他明明要的是北靈州的州志,卻要那么多地方志,目的無外乎是使個障眼法,不讓人瞧出破綻。
朱老四是房中達嚴令趕來伺候寧夏的。
這個沒有油水,沒有希望的差事,朱老四內心深處是極為排斥的。
奈何房縣君下了嚴令,他再是不喜,也只能忍著。
此刻,聽了這個消息,他真是再歡喜不過。
重賞不重賞的,他已經顧不上了,他只求快些完成任務,能脫離苦海就好。
朱老四火急火燎地離開后,寧夏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打開盧秉義拿來的方盒,心中頓時一顫,足足三十枚中品引靈丹。
這是多么豐厚的一筆資財,顯然盧秉義為了讓他消氣,是下了血本了。
盧秉義越是如此,寧夏越意識到頭頂的君家弟子這個金字招牌的重要性。
他打定主意,不管怎樣,先把君家子弟的招牌坐實了再說。
兩天后,朱老四返回,帶回了上千冊書本,幾乎將整個車駕塞滿。
寧夏將整車的書籍,盡數挪到了識海空間,便讓朱老四給房中達捎回一壺酒。
朱老四瞬間領會,千恩萬謝地去了。
寧夏闊步回房,想和圍在灶臺邊的小丫頭招呼一聲,卻發現小丫頭正和談大廚和閆大廚聊得熱鬧。
這二位是昨日到的。
盧秉義言而有信,不僅送來了點心,連做點心的廚子也一并派來了。
小丫頭大飽口福之余,便向兩位大廚咨詢起了烹飪秘訣。
她小小年紀,對做飯一道,最是感興趣。
談大廚和閆大廚來時,被盧秉義親自接見過,要他二人一切聽命行事。
談大廚和閆大廚也就是個普通的廚子,飯做出花來,也是社會底層,何存享受過這樣的禮遇。
府君親自接見,現在想來,他們還覺不真切。
是以,對小丫頭的各種打聽,是有問必答,絲毫不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