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小丫頭鉆進廚道出不來了,顧不得打理寧夏。
寧夏這才得了清凈,抓緊時間攻書。
很快,他便找到了北靈州的州志,一番查驗后,大失所望,根本沒有一字提到君家。
頹然片刻后,寧夏又想到北靈州轄下的地方志,他先找地理圖,弄清了北靈州轄下各府。
很快,便搜羅到了北靈州十三府的地方志,一番翻閱后,只在《安陸府志》中,找到了這么一句話,“越明年,君淺墨駐馬鐵驪山……”
寧夏又趕忙找到鐵驪山,卻不在北靈州,而在相鄰的南金州。
寧夏又翻閱南金州的州志,沒多大工夫,就找到關于君淺墨的記載,一番通讀下來,暗暗驚嘆,神魔貴族實有不世出的人才。
君淺墨駐馬鐵驪山,單槍匹馬擋住了人族大軍的進攻,遲滯了人族進攻,足有三年。
三年后,人族大軍退走,君淺墨放馬鐵驪山,在那處隱居了。
君淺墨再出場就是六十年后了,和君淺墨一道出場的還有一個叫做君朝天的人。
綏陽山一戰,君淺墨和君朝天皆陣亡在秦國的無雙龍騎的沖鋒中。
寧夏開始找關于綏陽山的記載,翻了百十本書,終于找到一篇游記,卻是一個妖族騷客游覽點將臺時,大發興亡之嘆,做下的游記。
點將臺正是君淺墨點將之地。
游記吟詠的也正是君淺墨,詳細記述了君淺墨的生平。
從游記中,寧夏知道了君淺墨是君朝天的父親,君淺墨有兩子,一子君朝天,實力強悍,為沖鋒之將。
一子君朝歌,只在游記中提了一嘴,說此人不類其父,**蕩,二十而夭。
默默合上書本,寧夏趕去西廂房,向蕭有信稟告道,“為了前輩所托,晚輩決定忍辱負重,重認祖宗。
我祖君淺墨,我父君朝歌,卻不知前輩開還有和君家有關的重要消息。”
蕭有信似在回憶,良久才道,“君淺墨,是了,就是君淺墨,當年就是他反家而出,在君家鬧出好大一場風波。
傳言君淺墨此舉觸怒了當年君家家主君乾盛,以至于君淺墨的父親君明開因此失掉了家主繼承人之位。
以至于君明開一系傳至今日,淪為旁系。你選的君朝歌又是什么人,胡編亂造可要不得,太過顯赫也要不得。”
寧夏說了君朝歌的情況,蕭有信沉聲道,“高祖君乾盛,曾祖君明開,祖父君淺墨,父君朝歌,不錯,這個譜系還算完整。”
寧夏道,“可還需要君家其他成員的信息?”
蕭有信道,“大家族無不枝繁葉茂,收集不過來的,只要自己的譜系完整可詢,問題不大。
因為絕大多數野生子,都不可能認祖歸宗,身份有沒有水分,大家族并不會太過詳察。
你現在的關鍵是要獲取到官徽,弄到身份。”
話至此處,蕭有信厲喝一聲,“不好,敵襲。”
寧夏大驚,蹭地竄出門去,卻見門外,一片平寧,不遠處的灶臺上,正燉著醬大骨,汩汩香氣襲來,哪里來的敵襲。
不過,蕭有信既放出話來,寧夏不敢怠慢,急忙將兩名大廚和幫閑,并小丫頭一起轉到了東廂房。
緊接著,他打出了最后一三階禁制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