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內亂,齊皇和齊后,這兩位大齊權勢天花板一樣的存在,公然對抗了。
據說,齊后已經帶著朝中親信離京出走,截止消息送出時,暫時在離京最近的一處港口碼頭駐扎。
那架勢,頗有些要順江而下,走水路前往毗鄰大盛邊境城池的意思。
升平帝死死攥著那封由皇室密探千里加急送回來的密報,激動的整個身子都在抖。
而朝臣們此刻已經吵翻了天。
各種各樣的猜測層出不窮,其中引得最大轟動的是如下兩個觀點。
一,有武將提議,此乃天賜良機,應速速出兵,趁機攻打大齊,便是不能直搗黃龍,起碼也能搶占邊境數十座城池。
二,有文臣提出,齊國內亂,國力必定衰退,作為和親公主的沈凝,是否還具有從前一樣的國家價值。
要知道,他們大盛可是大陸上最強大的四國之一,若非大齊從前的國力一直隱隱壓他們一頭,以沈凝庶公主的身份是絕對不夠資格做太子正妃的。
甚至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朝臣秉持著那套:不是同族,即便凝公主與太子殿下大婚后成了太子正妃,將來等太子登基,最多也只能得個貴妃之位。
皇后,一定要從他們大盛本國的世家貴族中挑選。
其實,有這個思想也不是有人故意針對沈凝,而是歷朝歷代,各國幾乎都默認了這樣一個不成文的約定。
至于那些和親小國送來的公主,便是嫡出,一個妃位也就到頭了。
朝臣們鬧鬧穰穰的爭執了大半天,升平帝和宋晏卻都沒表態。
前者是因為激動過度,同時又不免有些擔憂。
嫂嫂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留在齊皇身邊多年,為的便是...替皇兄報仇...
如今嫂嫂動了,那是不是說明,里應外合,覆滅齊國的時機已經到了。
還是...嫂嫂那邊出了什么大事,導致她不得不提前與齊國皇帝撕破臉...
如果是后者,那么嫂嫂如今的情況可就危險了。
就在升平帝腦中舉棋不定時,宋晏突然出列,擲地有聲道:“父皇,兒臣請戰,討伐大齊。”
一時間,滿殿皆寂。
朝臣們多數熱血沸騰的看向太子,尤其是那些武將,一個個雙眼冒光,不停的有人站出來。
“末將附議。”
“末將也附議。”
“懇請陛下應許我等出征討伐齊國。”
若能將齊國兼并,大盛今后便是大陸最強。
他們就是大盛的曠世英雄,必將流芳百世。
他們的家族也將至少在百年內都能屹立于大盛最尊貴的豪門圈子之中。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還需慎重,最好先派探子繼續探查齊國內部的虛實,萬一是齊國使計,我朝冒然出兵,豈不是中了他們的奸計。”
“再者,老臣以為,齊國即便生了內亂,但到底有數百年底蘊,不是說擊垮就能擊垮的...還是慎重為妙...畢竟如今大陸和平,一旦因我國發兵導致戰火四起...只怕會有后患...”
這位保守派老臣一番言辭之后,立刻便也有數名親信站出來附和。
以武將為首的主戰派和保守派之間,頓時又吵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