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這些群雄的眼里就是純粹的伸手要錢了,弄得大家一時間都有些不太好接受。
至于全國廢除奴婢這政策,只能說天子的野心和魄力當真是不小,這事兒王莽干過,結果就是把自己給干死了,劉秀也干過,結果就只是把王莽時期新產生的奴婢給解放了,或者說國家不承認了。
特么的王莽的新朝本來就是拒絕奴婢的。
當然,考慮到涼州的特殊情況,留下還是給他們留了空子,只說不許蓄養奴婢,沒說不讓養佃戶和租客。
“第二,陛下也知道涼州地廣人稀,生產方式主要也都是游牧為主,人員都聚不齊,更無法組織大規模生產,因此朝廷,確實是只能管得到點,到線,很難管得到面。”
“所以天子仁德,可以允許你們這些豪強世家以自己的家人,直接擔任縣吏,甚至是郡吏,而且天子特意明說,各郡縣必須都有羌、氐等同胞的人一同擔任,至于具體每個郡縣要有多少胡人,這個還沒有定,今年秋天的鹽鐵會議和民族議事大會,可以將此事列為重點。”
“但是作為代價,各部落首領以及各位家兵過百者,必須以嫡長子、嫡次子兩人送入京師,此法將在幽州同行,天子欲將咱們幽、涼涼州的邊郡子弟,重新組建一支獨立編制的新漢軍,宿衛編制,享受待遇和宿衛基本相同,學成立功之后可以回涼州當官,當然,要注意三護法。”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事實上漢代涼州的這個位置,也就是青、甘、寧三省即使是現代社會,基層的行政成本也很難降得下來,放到漢代,想在涼州搞中原那樣的基層管理純屬做夢,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有些所謂的縣城,一共也就三五千的人口,卻離郡治十萬八千里遠,你說你難道要派一整套行政班子管理么?你派了,過幾年這里水草不豐美了,又要換一個地方繼續游牧,這套行政的班子就只能跟著搬家,三年考評期滿,這樣的官吏要不要讓他們挪一下位置?不挪的話,這跟部落首領有什么區別,挪的話,怕是新來的官吏找都找不著地方。
所以劉協在中原地區,一直以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目標都是將皇權扎根在各個鄉甚至各個亭,而涼州,實話實說想扎根到縣都已是千難萬難,更別提基層了,放任此地豪強和部落首領也是無可奈何。
當然關鍵節點上肯定還是要駐軍的,通過關鍵節點向周邊輻射影響力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統治西域的方式,能將這些點連成線的,就已經是李世民,劉徹這個級別的雄主了。
能當上宿衛,當然是好事,這算是正統的出身,當完了宿衛就能當大官,尤其是那些羌人、氐人,他們的孩子都進宮當了宿衛,以后都當大官的話,日后想必受到的欺辱也會少很多,這一點和幽州比較像,過個幾十年,管事兒的和被管的全都成了同學關系,這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自然也就不會那么尖銳了。
就是這天子不但要嫡長子居然還要嫡次子,那這,就分明是要由朝廷來插手他們的繼承權了,而且挺好的孩子送進城上幾年學再回來,說不定思想上徹底被換了個人都是有可能的。
總得來說算是好壞參半吧。
“第三條底線,是關于稅法的,天子說,他知道以前咱們涼州,尤其是是羌人氐人乃至于內遷的鮮卑族人繳的都是血稅,邊患不穩,總是要用你們來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