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做導游,可就麻煩了,從車間里出來就10點40了。原計劃在這里只停留十分鐘,然后去縣造紙廠,中午在縣賓館接待,下午開座談會。
王慶來今天主要任務是陪老師,看到幾位教授興趣很高,干脆就不按節奏來了,問杜永志,這里有沒有會議室,杜永志看陳永祥,陳永祥趕緊問蔣國興。蔣國興蒙了,原計劃這里不需要開會,就沒安排會議室,現在也來不及了。正好看到陳立東冒了上來,他趕緊抓住陳立東問:“你這兒有沒有會議室?”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陳立東心里說,我們家開會就是守著那張八仙桌,歲數大的坐,小的后邊站著。哪兒去找會議室?又撓了撓頭,說:“食堂能當會議室用,并并桌子就行,就是沒有音響,發言的時候需要大點聲。”
蔣國興看領導們都在看他,只能把陳立東的話復述給領導。
王慶來看向馬建國:“老師,要不我們去坐下聊聊?”
馬建國回答,“好吧,我是想把這里作為我研究課題的實驗基地的,大家正好在這里討論一下”。
食堂是按100人用餐設置的,里邊擺著長條桌、塑料凳,桌子并一下擺成回字形,就當會議桌了,凳子還是塑料凳,領導們興致高,也沒講究。幾位教授坐一排,甚至讓隨行的助理掏出了筆記本,坐在身后記錄。領導們坐對面
馬建國先開了場:“各位,兩個月前,我在燕京結識了陳立春陳總。這位畢業于北鋼礦山技校的小伙子,今年停薪留職創辦工廠,為了追求一流的工藝,特意跑到京城尋求技術指導。我當時剛從北鋼三線建設一線下來,也算機緣巧合,結實了這位小伙子。在我牽頭下,北鋼設計院的劉鵬劉工、張兵助理,聯合燕京科大、工大的一幫小伙子們,幫助陳家兄弟設計了這條集煉鋼、鑄造、機加工、熱處理等各個工序為一體的生產線。需要提醒各位的是,這座車間采用了全新設計、全新設備、全新工藝,已經開始對內部進行定置管理。大家可能看到了,這里幾百臺設備都是國際一流,包括實驗室的器材。所以,我提議把這里作為我們幾家單位的實驗基地,我估計,在別的地方你們找不到這樣的設備,這里的工人師傅也都是來自北鋼的熟練技工,在機加工領域這些工人也可以做你們的助手。而且小陳總答應我,將為實驗室提供每年1000萬的研究資金。各位怎么樣?”
李志國、王宇飛、翟華相互看了看,都點了點頭,“我沒意見”。
“好,那就這么定了。回頭我們把手里的方向梳理一下,把項目課題定下來,理論研究在燕京搞,需要做實驗就來這里。小陳總,沒問題吧?”馬建國眼睛看向陳立春,又看向陳立東。
陳立春也看向陳立東,心說許下的愿總要還吧,這下可是來真的啦。
陳立東兩輩子見過的大場面也不算少了,接待個市府副高官也不算啥,一點也不犯怵。“沒問題。各位領導、各位專家都看到了,我們的車間、設備、工藝、工人都是一流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出精品、不賺大錢。我們公司討論過,廠子的盈利,百分之五十滾動發展,明年主要是建辦公樓、建新車間;百分之二十投入到科技研發,實驗用的設備、器材、材料都沒問題,保證供給,做實驗也沒問題,各位專家出方案,我們動手,實驗成果我們共享就行了。照當前的形勢看,我們明年的產值有望實現1.5個億,凈利潤估計能夠實現3000萬,我們會努力去開拓市場,去賺更多的錢來投入科技研發。偉人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深深的知道今天不去創新,明天就被淘汰。各位領導,教授,我們的目標是振興工業、產業報國,請相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