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國又看向王慶來:“慶來,這家企業可是我看著建起來的,你們藍市可要多支持。別讓我們的實驗基地出了問題”。
王慶來心說,嘿嘿,這還把我套上了。不過這家廠子還行,正好可以樹典型、立標桿。“老師,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這里是沒問題的。小陳,你看看還有啥問題需要縣里、市里給你解決的”?
陳立東借桿上坡,趕緊說:“建廠以來,我們得到了縣里、鎮里很多得關懷和支持,眼前是沒有問題的。往長遠看,有些事情還需要各位領導給與更多的關愛。一是電力配套問題。不瞞各位領導,我們公司有計劃上一座直流電弧爐,150噸規模,煉鋼能力每年能達到100萬噸,不過上電爐電力保障很關鍵,如果能就近上一座110KWV的變電站,直供我們的煉鋼廠就好了。二是廠子擴建問題。上煉鋼一定會發展連鑄連軋,有各位老師做指導,一些新的煉鋼、鑄鋼、軋鋼技術都可以在我們這里實驗,將有可能出產更耐腐蝕的造船鋼、甲板鋼,強度更大、更耐磨的車軸鋼、曲軸鋼;更適合大批量生產的橋梁用鋼、鋼結構建筑用鋼。做到這些,現有的150畝建設用地估計不夠用。三是市場開拓問題,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廠子初建,知名度不高,從產業鏈分析看,我們提供的是機加工產品和機加工服務,客戶不是老百姓這樣的普通消費者,而是鋼鐵廠、機車廠、造紙廠、重型設備廠,甚至采礦、采煤、采油單位,還請各位領導幫我們引引路,我們的制造能力和產品質量是有保證的,我們的宗旨是為客戶創造精品。四是人力資源問題。我們廠現在不到50名員工,明年數量至少翻一倍,將來上煉鋼、連鑄連軋,員工人數肯定成倍數增長。企業需要技術工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與藍市高等專科學校合作,定向培養冶金、機械方面的員工,還請各位老師在這方面給與支持。哎呀,看到領導們來,我激動了,剎不住車了,不對的地方請各位領導、各位教授批評。”
王慶來卻是沒有聽夠,他接觸的企業老板多了,有的會講情懷、有的會講技術,但是在這個莊稼地里的企業,聽這個毛都沒齊的小伙吹牛比,還是很有意思。“小陳啊,你講的很不錯,思路清晰,目標長遠。回頭我安排市鄉企辦、經貿委、重點辦的來這里,加上你們濱海縣的,搞一次聯合調研,你跟他們好好說說你的打算,最后形成一份調研報告,我呈給主要領導看一看。”
陳立東一聽就知道,這個王慶來要樹典型了,趕緊說,“謝謝領導,太好了,有您的支持我們肯定更上一層樓”。
“小陳啊,年輕就是好,敢想敢干,有魄力、有激情。但是事情要一件一件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把發展的基礎夯實,將來才不會跌跟頭。我很贊同你們振興工業、產業報國的理念,只要不偏離這個方向,踏踏實實干事業,我就支持。”王慶來有些感慨的補充道。
臥了個大槽,領導發表情懷,伸出了大粗腿。站不站隊?這個王慶來升了沒?沒印象了。嗯,他說的對,只要我沿著振興工業、產業報國的思路走,站不站隊不關鍵。一瞬間陳立東的腦筋轉了720道彎。
王慶來總結過了,就沒別人說話的份了。看時間也到了11點多,那就奔下一個點吧,領導們上了座駕,往濱海縣城趕,張兵留下來沖陳立東耳語幾句,大致的意思是:你的設備被幾位教授盯上啦。陳立東也提醒張兵,“哥們,你的設計費算一下,過兩天我讓王志勇給你帶過去。你給院里交一些,給那些幫咱么忙的弟兄們分一分。還有,如果院里事兒不多,年前你就回這里,我哥那些人擺弄設備行,搞工藝還差些,得把你的濃水榨干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