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東算了一下,一噸垃圾產生各種元素單質0.8噸,除了碳、硅、鐵以外,還能回收鎘、鉛、鉻、鋰等重金屬,甚至有鈀、銥、鉑、金、銀等貴金屬,貴重金屬元素兌換金幣的價格是比較高的。
陳立東從郝月明手里買下的這批垃圾,總計76800噸,陳立東付出了1650多萬人民幣,并運到了共青城鋼鐵廠,一噸大概花費210元人民幣。
七、八萬噸垃圾,堆在空地上,小山一般。而用了幾天時間就被系統熔爐吃掉了,這段時間自備電廠這邊全部由機械仆從在管理,陳立東放心大膽地開熔爐消化洋垃圾。
這批垃圾,只熔煉出5460噸鋼坯,但卻通過收集的元素單體兌換了1210萬金幣。
鋼坯收入已經接近收購洋垃圾的成本,1200萬金幣就是賺的了,對比常規收購廢鋼,這種方式賺取金幣的速度要快一些。
關鍵是洋垃圾能不能量大管飽,所以陳立東給郝月明打去了電話。接到陳立東電話的時候,郝月明喜出望外。
這次收購洋垃圾,因為有陳立東接手,郝月明沒賠沒賺。在感激陳立東的同時,郝月明也有點心有不甘。
陳立東問他能不能收到洋垃圾?當然能啊,已經有小伙伴來找過了,問他通過啥途徑出手的貨物。
在國家嚴厲打擊下,有的人已經栽了,洋垃圾已經裝上貨輪,只能在海上飄著,這么下去褲衩都賠沒啦。
有的人謹慎一些,簽訂的到岸合同,可也是付了訂金的。人家歪果仁講法律,盡管這次遇到國家政策調整屬于不可抗力,但怎么說是你華夏這邊的事情,對方肯定不認。如果就此關門也行,這次事后還想做進出口貿易就難了。
郝月明保住了本錢,這事兒傳得很快,那就找他問問吧,要能保住本哪怕少賠點也行啊。
所以郝月明一點不消停,有的來電打聽,有急眼的已經去他家堵著。
這段時間,郝月明的心情真所謂大起大落。
先是遭受國家政策調整,一千幾百萬(洋垃圾打包和運輸費用)差點就打了水漂。
所幸自己有貴人幫,陳叔給他找了遠東的門路。
陳立東讓他把船開到海參崴那幾天郝月明心焦似火。陳立東說,先收一百噸洋垃圾看看能不能用來發電。如果不能用,給他免除泊位費,讓他把船開走該干啥干啥去。
郝月明一狠心,又出了血,好說歹說讓船運公司把船開到了海參崴金角灣的錨地。
有一條船被拖過去,卸下100噸,裝了兩節車皮,郝月明就在港口等著,連酒店都沒找、睜眼熬了一天一宿。
好在陳立東辦事利索,第二天上午就來了電話:可以用,卸貨、稱重、付款!
要說人家就是財大氣粗,三天后,貨卸下來、運走了,1450萬人民幣的貨款,問他要美元還是人民幣。
他一咬牙,全要了美元。從他決定收美元的一刻,他就存了繼續收購美廢的想法。
他的關系是一個叫張曉華的老板。張曉華10年前從大陸到了港島,在港島成立了廢品回收公司,成了小有名氣的“破爛王”。
1990年,張曉華在山姆國注冊了廢紙回收公司,現在已經發展起10來家廢品回收和打包廠,并成立了自己的海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