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陳村,陳樹志也在跟人磨叨。
來人是縣經貿委的李可田,副主任、二把手。
陳樹志跟對方非常熟悉,李可田一個月要到南陳村來三回。
有時帶領導調研,有時來核查數據,也有時帶客戶談生意。
現在的南陳村可不得了,兩家骨干工業企業營收已經突破了4個億。
建筑公司產值接近一個億,為啥這么高?鋼鐵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南陳村的小康新村和東華鋼鐵一期基礎工程,投進去的錢都快三個億了,有五六個建筑公司在這里干了一年,自家拿一個億的活,還真不算多。
最厲害的是商貿物流業,貿易額超過了二十個億。
南陳村的幾家企業成為全縣的稅收大戶,稅收合計已經超過一個億,給縣里留成接近三千萬,越過濱海油田排到了第一。
據測算,到年底全縣財政預算收入將達到一億兩千萬,南陳村能貢獻三分之一。
所以,縣里拿著這里當香餑餑,給政策、給支持,拉領導、拉客戶,千方百計把這里發展上去。
李可田作為經委的二把手直接分包這里的項目,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
而這次,他跟陳樹志問:“為啥你們在東平區落了一個石油機械公司,是對縣里的政策不滿意么?”
陳樹志心想,我哪知道陳立東那小子琢磨啥?不過,心里話就是心里話,嘴上卻說:“東平屬于市區,各方面條件更好一些吧。”
李可田嘴上不饒人:“老陳啊,我可是打過包票,別處給啥政策,縣里肯定給的更多”。
“縣里領導咋支持你們的,你心里最清楚。就說這電,我們跑市里、省里,折騰一年,愣是給你們這兒建了一座十一萬變電站”。
“再說這路,圍著你們村、連接產業園,縣里投了一千多萬,凡是縣級路我們該整修的全整修了,將來你們發展起來比縣城還漂亮。”
“還有這水廠,孫集鎮能建自來水廠,也是因為給你們配套。老陳啊,天地良心啊,你們不能把肥水流到外人那兒啊。”
陳樹志看著李可田,眼睛眨了又眨,心說這小子平時五馬長槍的,訴起苦來怎么跟受氣的小媳婦似的。讓他再說下去,那眼里打著圈的一泡水沒準真能掉下來。
于是,陳樹志連忙說道:“行了,老李,李主任。你就別牢騷了,我們最初想培訓員工,就收購了東平職校,正好職校邊上有空出來的車間,就弄了一個石油機械廠,單純生產磕頭機,不會再有別的安排。”
“不是啊老陳,我們杜縣長可是找我了,他到市里開經濟工作分析會,人家東平說了,新上的石油機械廠營收最少十個億,稅收增加一個億。你說說,聽了這個誰不著急?”
“你想培訓學員,咱把縣職校給收了行不?需要空車間,把縣機械廠給你們啊?你們提要求啊,只要我們能辦的一定辦。”說到這里,李可田又眼淚汪汪了。
陳樹志心想,這些我說了不算啊。嘴上卻說:“老李,打住。我們可是把這里當基地,要不怎么會規劃上萬畝的鋼鐵產業園?”
“現場你也看過了,已經投了幾個億,明年煉鋼廠就能安設備了。”
“你讓領導們放心吧,沒準明年我們稅收還能給你翻個番。”
“走了,吃飯去,我姐夫孫鎮遠弄來些旅大的海參,正好給你嘗嘗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