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接到手,郝月明一個頭、兩個大。
賽洋科技是一家合資企業,參股方有華科院,還有太陽國、灣灣的某家企業。
郝月明第一次去裝逼,就被打了臉。
這家企業原來的老板是本地人,但早就被甩到一邊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
現在說了算的,是灣灣那邊公司的代表。
兄妹兩個,姓龍,比較少見的姓氏,據說妹妹比哥哥還強勢。
在會客室里,這位叫龍瑤的行政總裁聽說郝月明是來考察的,直接問:“郝老板做哪一行的?”
“哦,我做再生資源利用的。”郝月明沒想繞彎子,以他郝老四(他家里排行老四)的名號,不想藏頭露尾。再生資源利用=收破爛,不過聽起來洋氣些。
卻聽對方說道:“郝老板,您知道什么是磁能積嗎?”
郝月明搖了搖頭,對方又問:“您懂得矯頑力嗎?”
郝月明的臉騰一下紅了,對方啥意思,再聽不出來就是蠢了。
PIA,PIA,PIA,臉疼啊。
對面的龍瑤,把一雙腿優雅地搭在一起,笑意吟吟地看著郝月明。
緩了幾秒,郝月明起身告辭:“龍總,不好意思,打擾了。”
灰溜溜出來后,郝月明既怒且惱,還有一種被降維打擊的無力。
郝月明高中畢業不假,可他那時候的成績真不咋地。
就算他是高材生,這么專業的東西,也不見得懂。
不過,他早有預感不會如何順利。活了三十多歲,鹽沒少吃、也沒白吃。
回家琢磨了幾天,郝月明下了狠心,這事兒沒完,一個是老板有交代,一個是要出這口氣。于是,他走了兩步棋:
第一,派耳目,最近賽洋公司在招員工,其中有保安和保潔的崗位,郝月明安排自己的親信去應聘,并留意公司的動向,大事小情都記下來,向郝月明報告。
第二,搞盯梢,派出得力的兄弟,跟蹤賽洋公司的高層,特別是龍氏兄妹,打聽他們的動向,了解他們接觸了哪些人、在干哪些事兒。
這一套,還是郝月明爺爺教給他的,當年對付小鬼子的手段,被郝月明用來對付龍瑤了。
不過這么弄,就是細活、慢活了,出結果還得一段時間。
他把情況跟陳立東溝通了一下,陳立東對他的努力表示了肯定。
至于另一項任務,收個集裝箱加工廠,就容易多了。
薊南就有這么一家,廠子還屬國營,過去是做金屬櫥柜的。
產品就是那種鐵皮柜,四五節摞在一起,綠皮、灰皮的都有,干機關、坐辦公室的,對這種柜子都不陌生。
在幾年前,集裝箱行情好,而且主要出口,當時單價達到了2900美元。
薊南縣金屬櫥柜廠借著臨近港口的優勢,轉產了集裝箱。
他們確實也賺過一段時間,可是從前年開始,大概是產能過剩的原因,集裝箱價格一降再降。
到去年這個時候,一個標準箱價格是2350美元,現在降到了1870美元,這個價格早就低于虧損線了。
有專家分析說,現在華夏國內生產集裝箱的企業達到了40多家,年產量超過了90萬標箱,而市場需求只有50萬標箱,產能溢出接近一半。
據傳,集裝箱價格低迷,還有外資背景的廠家不公平競爭的因素。
總之,薊南金柜廠做不下去了,露天堆場里垛滿了箱子,300多名員工已經在家中歇業,縣里的意思是找個人家把廠子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