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權,怎么才算“霸”,就是對技術人才的掠奪和對他國科技進步的打壓。
憑啥?不得不說,山姆國的科技樹發育得夠好。
一戰、二戰給了他們機會,積累了資金,更收割了全球大部分科技人才。
而后,在資本和這些科技人才的互動下,使這個國家的體制機制,都圍繞有利于資本和科技的壯大來構建。
在這么一種環境下,不論是基礎科學還是應用技術,都得到了良好的發育。
科技樹枝繁葉茂,而又堅持實施霸權,就會出現大樹底下不長草。
如何破?如何解?
花薇老總說的好:“在世界科技的巔峰,若雪山無法灌溉山腳,必會有其它替代。”
啥意思?老話講,獨木難成林,大樹如果成為獨木,離死就快啦。
科技樹之所以枝繁葉茂,靠的是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優良的空氣。
如果搞封鎖、搞打壓、搞制裁,這就是自斷水源、自我隔離、自掘墳墓,離開了自然生態圈的供給,科技樹離枯萎也就不遠了。
就華夏來說,必須在基礎教育,機制體制,社會文化各個方面一起發力,只有構建更優越的發育環境,才能加快追趕的進程。
空喊“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好使,單憑“舉國之力搞攻關”也不行。
有人說可以“彎道超車”,其中的“機會主義”也要不得。
基礎科學已經規劃好了賽道,沒有顛覆性的理論,就沒有新的賽道出現,去哪彎道超車?
無他,只有腳踏實地、埋頭登攀。
................
陳立東心有所感,嘆了一口氣道:“哎...幾十年了,在基礎理論這方面,我們讀的是翻譯的課本,寫的是外語論文,想要扭轉這種傳統,談何容易。
還有,我們開發出這種語言,編寫了計算機軟件,能不能找到市場?會不會廣泛應用?這都是問題啊。”
“為什么沒市場,我們集團開發的工控軟件,已經有了一定的客戶群體,只是基于國外的編程語言,我們得下功夫為客戶培訓技術人員。
我發現,咱們鋼廠的那套系統,調整指令、修改數據就更加方便,為啥?尹總比我更清楚。
如果能有這么一套編程語言,我們的軟件推廣得更快,能節省很多時間。
只要我們做得好,就能讓國外那些家伙追在我們屁股后邊吃煙。”
這一番說辭,搞得陳立東竟然無言以對,只能答應說:“行吧,我試試看。”
“別試試看,要全力以赴,要不給我聯系方式,我去談。”翟華是真的...真的...認真了。
這可把陳立東難住了,無奈地說道:“姐啊,我也不知道對方是誰,我是和對方是在一個聊/天/室認識的。”
不等陳立東往下說,翟華搶著道:“在哪個聊/天/室?你繼續聯系啊。”
“嗯,對方在幫我建立一個網站,很快就開通了,等忙完這段時間,我會跟他溝通的。”
好說歹說,先把翟華安穩住。
會議室里,幾十號人都喜歡看翟華擠兌這個年輕的董事長。
至于別人,連老馬都給陳立東面子,大伙只能把這個轎子抬好。
聽到陳立東最后這句話,羅浩、汪佳茵心里‘哦’了一下,敢情真有神秘人在幫老板開發軟件。
經過翟華攪局,陳立東也沒有心思再具體考量科研項目,基本上同意孫嵐他們提出的課題,該撥款撥款、該支持支持。
接下來陳樹儉報告廢鋼鐵收購企業布局的事情。
陳樹儉和孫鎮遠定下了目標,今年繼續深耕燕薊藍和北三省,爭取每個鄉鎮建立一個廢品收購站;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每個縣市區建立一家廢鋼鐵加工廠。
老哥倆雄心壯志、不用揚鞭自奮蹄,陳立東當然一百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