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察覺,當著滿屋子的人,氣氛有點詭異,連忙轉移話題:“那...梁...梁助理對集團的投資方向有什么建議?”
梁國英有點緊張,“我...我在薊市銷售醫療器械的時候,有一種矯正器材賣的比較火,這...這個跟咱們集團業務沒啥關系。”
“坐下說。你不用考慮集團的產品線,就個人體會來說,你認為今后哪些產品會火?”陳立東對這個跟自己有相似經歷的人確實有種莫名的好感。
梁國英放松下來,繼續說道:“現在國產電器賣的比較好,彩電、冰箱、洗衣機,年輕人結婚都得置辦這些。
就我個人來說,更喜歡手機、照相機、隨身聽、VCD這些新潮的東西。”
陳立東聽完,眉頭微皺,一直以來,東華都在圍繞鋼鐵和深加工做文章。
他當然記得這個時代年輕人追求啥,梁國英說的沒錯,但是東華要搞這些,等于偏離了原來的方向,船大了,掉頭不易啊。
在他的印象里,起碼還有10年,都屬于華夏企業摸著石頭過河、“野蠻生長”的年代。
華夏高層當前的執政理念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經濟發展的“東風”強勁,市場空間足夠大,萬眾創業的熱情高,是創業的黃金時期。
只要不違法,擼起袖子加油干就行了,所以對各個企業啥賺錢干啥的理念,他不反對。
今天這個會開了一天,說是聽年初計劃,但陳立東隱約覺著,自家產業面臨著升級的問題。
聽了大家的議論,更是加深了這個念頭。
鋼鐵產業向縱深發展,離不開設備更新換代。
然后就是精細化、信息化、數字化,走著走著就歸結到系統、芯片。
國家在搞909工程,北鋼在搞電子產業,許多企業開始涉足芯片和軟件。
莫非他們也是基于這樣的認知?
哎...一邊想深耕鋼鐵產業,另一邊又面臨被系統、芯片“卡脖子”的問題,這步子往哪里邁?
步子大了,會扯到蛋,可是后世許多企業家的經驗之談。
陳立東有印象,就在這兩年,市場經濟大潮拍死了一堆知名企業,都是因為跑得快了,節奏亂了,資金斷了,倒下就爬不起來了。
不過,咱有系統,能開黑,要不就試試?
從哪下手呢?做家電?做手機?
忽然陳立東想起來,年前考察了燕無,還沒有后續。
臥槽!最近事情太多,把答應吳佳麗的事情早就扔到脖子后了!
那個李什么來著?那哥們一定認為,我就是個大騙子吧!
看著對面的尹福茂,陳立東不好意思地問道:“福茂哥,過年嫂子跟你念叨我沒有啊?”
尹福茂一愣,心說我媳婦念叨你干啥?
忽然明白是哪件事了,“嗯,你嫂子說你事情太多,肯定沒精力安排那件事,沒讓我打擾你。”
會議室的一眾人聽得滿頭霧水,這是開會呢,你倆怎么嘮起家常了?
只聽陳立東又問,“那邊啥情況?嫂子跟你說了沒?”
“你嫂子年后就沒上班,等通知呢。吳佳麗躲賬呢,聯系不上了,估計還在老家沒回燕京。”
“那你讓嫂子想辦法聯系一下,別讓吳姐說我是騙子。
燕無的場地廠房咱們能收就收,是該在那邊開辟新的陣地了。”
尹福茂答應了下來。
陳立東正想跟大家解釋,準備在燕京布局半導體產業的事情,忽然會議室被推開了。
老七董學民臉上變顏變色地闖進來,走到陳立東跟前說道:
“出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