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會兒電視,吳榮祥忽然跟媳婦商量:“要不...我們也給學校捐電腦。
咱倆書沒念好,不能讓孩子們再吃虧。”
吳榮華點了點頭,“嗯,給孩子的學校捐。”
吳榮祥得到媳婦的允許,拿起電話給陳樹儉撥了過去:“儉叔,聽說咱家造電腦了?”
“啊?好像......是吧,咋啦?”
“沒事,老二操持呢?”
“老二?噢...小東去了鹿城,電腦公司在燕京,有個叫張學東的在負責。”
“那叔你給我姓張的電話,我買一批電腦。”
吳榮祥收到短信后,沒急著給張學東打電話。
他先撥通了郝月明的電話:“四哥,你們東華做電腦了,知道吧?”
郝月明一頭霧水:“做電腦?不知道啊?怎么了?”
“你真不知道?我剛給儉叔通了電話,說是燕京那邊在造電腦。”
“噢...應該是吧,我們公司也新來了一批電腦,是自己家牌子的,怎么了?”
“我琢磨,咱們家造電腦得支持吧。
咱哥倆都沒好好讀書,所以不能讓孩子們再吃虧。
我準備買一批電腦,捐給學校。”
“那...我也買一批,捐給這邊學校。”
“嗯,咱們捐多少?你腰粗,先打個樣。”
“先弄100臺吧,我也不知道這電腦怎么用。看看給學校怎么用再說。”
“行,我也不會擺弄電腦,那就先買100臺。”
郝月明掛了吳榮祥電話,也給陳樹儉也撥了過去。
“叔,忙啥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來中州了,準備搞一段廢鋼軌。有事嗎?”
“噢...剛才老六(吳榮祥排行老六)找我了,我倆商量著買一批咱家的電腦,然后捐給學校。”
“呵呵,老六剛給我打完電話,你就撥過來了,也是要燕京那邊的電話吧,一會兒短信發給你。”
郝月明收完短信后,琢磨了一會兒,又給張曉華撥了過去。
張曉華的洋垃圾全部運到了熊島,陳立東可是張曉華的大金主。
另外,張曉華在莞城投資了一家造紙廠,叫九隆紙業,今年已經投產,主要模式就是進口廢紙制漿。
但是,張曉華的目標是造高檔紙,準備在生活用紙上做文章,這就需要生產潔凈的木漿。
莞城對環保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在當地制漿,污水治理的成本太高,合不上。
所以,張曉華打算去海參崴開設一家木漿廠,利用遠東的木材制漿,然后跟運輸洋垃圾的船搞配貨,一來一回不空過,經濟上比較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