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得到郝月明“透露”給他的情況后,張曉華也聯系了張學東。
張學東這些天走了十幾家院校和院所,收獲不大,人家都只認連享,畢竟連享是國企,華科院計算所的廠子,全國第一大品牌。
但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張學東的手機就爆了,都是一些民營老板的電話,找他訂購電腦。
他算了算,只一周的時間,自己就接單3000多臺,計算銷售提成的話,已經發了!
不過,一分析,張學東就知道這些單子全部來自東華的小弟,有煉鋼的、有軋鋼的、有造紙的......還有收廢鋼的。
這些老板大多數是準備給學校捐電腦。
捐電腦助學,當然不會低調。
幾十上百萬的開支,可不能放放鞭炮、聽聽響,縣領導、市領導得出出面吧,電視里得有鏡頭吧,日報、晚報得寫上名字吧......
于是,第二波廣告高/潮就來了。集體婚禮捐贈電腦的鏡頭、各位老板助學的鏡頭,這些畫面被綜合、整理、剪輯,高歡用渾厚的聲音說道:“再窮不能窮教育,東華電腦,伴您成功。”
于是一股潮流在涌動:當今時代,有點身份的老板不捐電腦似乎不夠派,大伙在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的時候,也會問一聲:你捐了嗎?
捐資助教,就用東華!
緊跟著,又有一波老板要采購,不是捐,而是自己用。原因是:“用工控系統,買東華電腦,東華電腦品質保證。”
這些就是翟華、張兵等人的功勞了。
張學東接單子接得很嗨,忙著組裝、發貨,有些單位還要送貨上門、上門服務、服務到家、到家教如何使用電腦。
一些學校、企業,甚至還要東華電子派人過去架設局域網,安裝管理軟件,這就屬于增值服務、增值業務了。
最近有個單子最難弄,還是老陳董事安排的任務,啥單子呢?
給燕薊藍、東三省、以及正在擴展到中州、魯省的廢鋼鐵回收企業裝電腦。
這個也算是大單,至少800多臺電腦,不只是賣電腦,還要裝聯網系統,裝視頻監控系統。
可是,這得跑遍華北、東北兩大區域啊!誰來干?
最后,姜宏年輕氣盛,辦公室主任不干了,一咬牙把這個硬任務給接了下來。
然后找了幾個鐵哥們,拉來三十多位小伙伴,豁出去了,干!
大伙先做計劃,對著地圖定目標、定時間,然后分組包片,姜宏親自負責最遠的龍江省。
幾天后張學東給這30多人的“特別行動隊”踐行,灑淚分別后,眾人開車的開車,奔車站的去車站。
張學東看著兄弟們遠去的背影,琢磨著:
要不要在全國各個地市建立東華電子門店,配倉庫的那種,物流也應該調整,電子產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包裝、運輸、倉儲都應該建立一整套規范。
集團的運輸公司似乎就有集裝箱業務,兩者結合起來應該能發揮經濟效應。
可是,司機們運完廢鋼運電腦,會不會不適應?
老陳董事布局了縣區級廢品回收網點,如果讓收廢品的賣電腦......
是不是有點扯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