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人,就是博古樓的樓主,當今世上二位八品金綾日之一,狄緯泰。
只是劉睿影沒有想到,這位狄樓主竟然會是這副模樣。
黝黑的皮膚,略微有些佝僂的肩背。
胡子不長但是修剪的很是齊整,頭發極短卻頗為茂密。
手臂上肌肉線條分明,腿上褲管卷起,腳腕處青筋暴起。
這位狄樓主竟是和平日里見到的,整日耕作的老農民沒有任何區別。
再看他用鏟子松土、用瓢上肥的熟練姿勢,若不是日積月累的浸淫熟練,是根本學不這出般樣子來的。
在他的身上,劉睿影竟然感覺到了一種最為原始的力量——質樸。
這質樸并不是說他的外在有多么艱苦樸素,也不是說他的相貌有多么的平凡大眾。
而是指他舉手投足間,皆暗合自然;一言一行中,都天真爛漫。
這樣的狀態,無論你多么刻意的追求,卻是都無法達到。
唯有真正的心無旁念者才能夠體現出來。
畢竟這有所追,有所求,卻也是一種旁念。
不過人生在世,任誰都難免有所追求。
武修愛寶劍,名士惜珍硯。
可謂是各有各的喜好。
但只要是身有外物相隨,那便是脫離了這本真與自然。
讀書人將為人處世分為四種境界:言行有度,寵辱平常,不落情念,難得糊涂。
人剛來到世上時,第一件事便是行走說話。
因此這言行之事,卻是成人之根本。
不言則無法溝通。
不行則無法交際。
但學會說話和走路的過程很短暫,讓自己閉嘴和坐定的時間卻很漫長。
有些人靠嘴皮子吃飯,也有人依跑腿錢過活。
但看那酒場之中,盡是失言客;賭坊之內,都是剁手人。
與一開始的牙牙學語不同,后來確實華碩的越多越讓人耿耿于懷,路走的越遠,越讓人心驚膽戰。
因此這言行有度便是讓說話做事都要有些分寸。
不是說世事都要原諒,而是讓人在出言和出行之前,都多加幾分理解與思量。
劉睿影卻是也明白這份道理,但就是沒有這文道上總結的精當。
想當時他被敕為這西北特派查緝使,到馬廄中領馬之時,那老馬倌提著韁繩告訴他說:“有些話,卻是一輩子都不能說,說了就是惹禍!有些地兒,卻是一輩子都不要去,去了就是送命!”
如此看來,說的不也就是這番道理?
至于這寵辱平常,劉睿影則更是感同身受……
有多少人在得寵有權時,就因炫耀輕蔑的態度,最后落得個萬劫不復的下場。
然而更有甚者,卻是與他人略微發生了幾句口角,便會拔刀殺人。
劉睿影至今都很可惜那位與自己曾在學員時的同房。
那會兒兩人關系卻是好到了極致……連夜游查緝司這等欺天大罪都能一起做出來。
他沒有什么高貴的出身。
與劉睿影是查緝司英烈之后的不同,他從進入查緝司的第一天起就飽受排擠,向來沉默寡言。
也不知怎的,卻是就與劉睿影兩相合拍。
二人每日上訓下訓,吃飯洗漱,都在一起。
后來更是申請調換了寢屋,住在了一起。
但心上的陰影,就像那烙鐵的烙印一般,是多少笑容都無法淡化,抹去的。
最后,就因為旁人的幾句嘲諷之言,他竟就拔刀將其捅了個通透。
萬幸最后人命保住,而分管他們的隊長也是一位至善之人。
在他的盡力斡旋之下,卻是只判了個五十棍后逐出查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