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選擇的權利越多,證明他過得越好。但無論是慘到何種地步,他卻也是擁有選擇的余地。
唯有生育這件事,卻是對孩子而言沒有任何選擇。
既不能決定自己是男是女,也不能決定自己生于貧窮或富貴。
就這么一蹬腿,一睜眼,哭出來一聲就算是了結了。
這可是一條生命啊!
就算如狄緯泰所言,這世間有人不止萬萬,但每一個卻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劉睿影就覺得自己的父母一定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
他們或許很愛自己,但是卻從沒想過問問他這是不是他想要的。
日后卻也是沒了這機會。
但劉睿影所經歷遇到的一切,難道就和他的父母沒有關系嗎?
很多人都對那些庸庸碌碌,不思進取的人指指點點,但那又何嘗不是一種選擇?
有些人很心甘情愿的接受平凡這個事實,但有些人卻為了那一束縹緲的幻光苦苦折騰了一輩子。
若是能選擇,劉睿影根本不想在這查緝司。
他只想開一間小店,無論賣什么,只要能養活自己就好。
但他一出生就被打上了英烈之后的頭銜,這頭銜卻是太大太重,讓他背也駝了,腰也彎了,還喘過氣來……
想起原先在受訓時,稍開小差,就被一頓訓斥。
更有甚者,卻還時常抬出他那從未謀面的父母來當做說辭。
每當此時,劉睿影卻都是在肚子里罵一句:“和我有什么關系?若是讓我自己選,那我寧愿壓根兒就不活這一遭!”
“兩分,去找壇酒來。”
狄緯泰對這門口說道。
“快去!”
兩分聽到后竟是懷疑自己聽錯了,但他卻也不敢再問,一時間怔怔的站在原地。
狄緯泰不得不再催促了一句,他方才動身。
“其實老朽也不是那般迂腐不堪……只是覺得這酒過于濃烈,卻是不符合這中庸之道。”
狄緯泰說道。
這所謂的中庸,卻是文道中人最愛搬弄的概念。
讀書人把喜怒衰樂這樣的七情六欲稱為中,把掌控人性叫做和。以此來保持內心一直處于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還說這就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
但這世間事物的本來面目怎么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寧安?就是老天也有刮風下雨打雷閃電的時候。
只是這般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讓劉睿影覺得和和稀泥的沒有兩樣。
若說于人,這第一聲就是啼哭。
論起來,這哭不才該是人的最本質嗎?
中庸,實則就是看誰能裝的住,裝的久。
若是如狄緯泰這般,裝了一輩子的,那卻也是真中庸了……
畢竟謊話說多了,自己都信。
演戲演久了,不入都難。
明明就是一解渴之事,非要弄出些條條框框來才顯得有格調。
劉睿影并不討厭茶,畢竟茶比白水好喝不是?他也不是傻瓜……
他討厭的只是喝茶時的諸多講究和道理。
什么三戒,六凈,十道德。
后來,干脆又冒出了個茶修。
每天屁事不干,就是燒水泡茶。
都是一般茶葉,一樣水。
到了這茶修手里之后,卻就要貴上去百十倍不止。
若有人抬杠說可能是別人那炭火不同凡響,那就勞煩您到后院看一看。就發現和那澡堂子里燒熱水的沒什么兩樣,都是幾錢銀子拉半車的貨色。
這茶修,介于藝與道之間。
你若是問他,這無非就是泡茶,你怎么能從中修煉呢?那酒樓中的店小二不也天天泡茶,可還是拿著月錢,好幾天才能吃一頓肉。
茶修就會告訴你,那是因為店小二跑腿太快了,不夠安靜。這世間已經夠匆忙了,就需要這慢泡細品來制衡中和。而后這個慢就成了快,在一杯茶中體悟人生,放下糾結,凡是皆可化解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