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再賣了?多賣不是能多賺錢嗎?”
趙茗茗問道。
“時間長了,這面也硬了,豆腐也不新鮮了……能吃是能吃,但卻是不好吃了……我這小攤子雖然上不得什么臺面兒,但這事兒無論大小,卻是都不該馬虎!”
攤主老李說道。
趙茗茗被這番話微微一怔。
她卻是沒有想到,一個賣豆腐面的小小攤販,也能有如此高深的覺悟。
難道這就是人間嗎?
在不起眼的普通平凡人,背后或許都擁有著些讓人驚訝的段落。
“你在這里賣面多久了?”
糖炒栗子問道。
“嘿!這還真沒算過……我這攤子,也算得上是云游四方。早年我學成這手藝之后,師父給我的。那會兒走到哪賣到哪。”
攤主老李說道。
趙茗茗剛要的一碗豆腐面卻是以及下好了。
攤主老李端來放在她的面前。
趙茗茗看到這一碗卻是多了許多豆腐!
看來是這攤主老李有意為之。
趙茗茗看著面上厚厚的一層豆腐,對這攤主老李笑著點了點頭,以示感謝。
攤主老李憨憨一笑,卻是從旁邊拉來了一條板凳,坐在了灶臺后面。
“那來這里也是路過?”
趙茗茗問道。
“不,這里算是安穩下來了。”
攤主老李說道。
“為何?這里有什么好處?”
趙茗茗不解的問道。
讓一個云游四方的人能夠想要安穩的地方,定然是有它獨特之處的。
“主要是這里的水好。做豆腐和釀酒一樣。除了黃豆的質量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水。黃豆可以挑揀,但水只能去不同的地方一次一次的嘗試才能知道。”
攤主老李說道。
“二位小姐可是不知……老李的這么手藝,原先可是在那定西王城里都算作獨一份兒的!”
旁人聽到趙茗茗對這感興趣,卻是出言說道。
攤主老李聽到此言,竟是連連擺手,示意那人不要再說。
可旁人哪里管的上這許多?
如此一來,即能夠和趙茗茗說上幾句話,還顯得自己博學。
說不定,她聽著聽著一高興,也賞了自己一萬兩也說不定!
在這般好處之下,哪里是攤主老李擺擺手就能阻止的了的。
他說這定西王城,當然是定西王域里拔頭籌的大城。
上到定西王霍望,下到市井里,卻是都能人如林中之木,英才輩出。
早些年,有兩個隔壁的檔口。
一家賣素面,一家賣豆腐。
什么是素面呢?
就是白水煮面,沒有不撒一點鹽花兒,也不見一顆油星兒。
煮好之后撈進碗里,分干湯兩種。
干素面,沒有面湯。
自個兒買了之后帶回家去,做好了澆頭面碼臊子什么的倒上去拌著吃。
湯面就是碗中多了一勺半面湯。
在這檔口現吃的人,往往都要這種帶湯的。
因為桌上有辣醬和醋。
朝這面湯里一家,卻又是能夠吃的滋滋有味。
不比那帶著澆頭面碼臊子的差多少!
至于隔壁的那家豆腐店,卻是后來的。
要比這面館完了不少時日。
少說也得個兩三個春去冬來。
這豆腐店剛開起來的時候,真算是門可羅雀……
來的人都是去吃面的,根本沒人去打理那豆腐。
賣豆腐的自己也去吃過一碗素面。
而且還是面館老板白送的,沒花錢。
吃完之后,這豆腐店老板只覺得這面中的湯極為有滋味。
面條勁道彈牙,吃在口中卻是麥香濃郁。
而這面湯則更是神奇!
軟厚香糯。
卻是這般有嚼勁的面條的最佳搭配。
豆腐店老板問是用什么熬成的湯頭。
面館老板卻說自己什么都沒放,只是最普通的面湯罷了。
豆腐店老板點了點頭,想必原湯化原事就是這個道理。
用水煮面,吃面時再喝著煮面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