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琳琳手中剛端起茶杯,聽到謝公子這聲音傳來,手中動作仍舊不停歇。兩位侍女伺候在左右,另外那河吏二人,捧著刀,一人站在店門口處警戒,另一人則在店中另外尋了副座頭來吃菜。只是他并沒有喝酒,怕是擔心自己吃醉了酒之后,耽誤了事情。
“謝公子還有何事?”
蔣琳琳淺淺的喝了一口茶后問道。
她早已看到謝公子手中的提盒與后面仆從抬著的大木箱子,想必里面裝的不是華美服飾,便是些金銀玉器,穿戴首飾。這些東西,她是定然不會接受的,只是還得想個法子拒絕。既不能讓這謝公子失了面子,卻是還得顯得極為親近、熱情。
“在下聽說姑娘要在這里用飯,于是特別命家中廚子做了一桌宴席來。時間倉促,準備的不夠齊全,還請姑娘不要嫌棄。”
謝公子說道。
隨即打開了手中的提盒。
這提盒共有三層,里面放著的盡皆都是杯盤碗碟等,最下層是一壺酒,也是他謝家自己釀造的。稱不上名頭有多大,但也著實是人間難得一見的好酒。
“謝公子如此大禮,卻是叫妾身如何能消受得起?”
蔣琳琳說道。
謝公子淡淡一笑,卻是顯得儒雅異常,無論是誰見了這少年郎的笑,怕是都會贊嘆一句:好一位謙謙君子美少年!
蔣琳琳雖然口中如此說道,但心里卻是對那提盒中的餐具很是喜歡。當日在謝公子府上時,她就對謝家的餐具印象頗深。清一色都是瑪瑙制成的,關鍵之處還裹著一層銀。像是那酒杯的杯底,以及飯碗的圈口,還有那筷子的筷頭,都是由銀子制成的。瑪瑙本就是西北地區的產物,別處不曾得見。即便是沒有玉石珍貴,但勝在它有自己獨到的紋理。尤其是拋光過后,那一圈圈紋飾只看一眼,便好似能把人的整個心神都引進去似的,卻是要比那溫潤光潔的玉石,更加豐富多彩些。以謝家的財力,完全是可以用玉石與金子來打造餐具的。
其實和瑪瑙相比,玉石應當是更加合適才對。畢竟那瑪瑙的花色,配上飯菜,總是有些喧賓奪主之感。而玉石則更能襯托這飯粒之飽滿,菜色之香艷。不過無論是玉石還是瑪瑙,好東西就是好東西。一只琉璃做的碗,比木頭的貴出不少。更不用說這全套上下,一應俱全的都是瑪瑙。就算那飯菜放在里面,顯不出什么好看來,它也是貴重之物。
像謝家這樣的門閥大族,東西的實用性已經被排在了末等。卻是舉手投足,吃穿用度間都要講究個排場。普通人說體面,大家族要排場,正是這番道理。瑪瑙的飯碗一個端在手里怕是都有半斤多重量,用不慣的人乍一拿起,卻是不知道這是吃飯還是練武。如此說來,這活在門閥大族中,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旁人羨慕的,無非是那看上去的風光罷了……真要讓他們投入其中生活,光是這些規矩,就夠他們學個兩三年。
謝公子讓身后的四位仆從小心的把肩上扛著的箱子房子地上,隨后親手打開了蓋子。這兩口大木箱中,各放著一副鐵架子,上下兩層,全都擺著菜肴。每層六道,兩口箱子合計二十四道菜,卻是兩紀之數。
“這些好菜走了許久的路途,豈不是都涼了?”
蔣琳琳問道。
這句話倒不是耍身心機手段,完全是她出于好奇問出來的。
“姑娘請看!”
謝公子說著,卻是伸腳踢了踢這箱子的底部。
一個抽屜式樣的木盒子從中劃出,里面放著個火盆。炭火被壓的很低,似燃非燃的,但仍舊維持著溫度。
“這兩口箱子是家父特意請高手匠人定做的。為的就是外出游玩或是行獵時所用。這箱子外表雖然是木質的,但里面卻是還釘上了一層厚厚的錦緞,用以保暖。不禁如此,這箱子的底部,卻也是金屬。選用的是上等精鋼。不但傳熱快,還結實堅固。如此一來,只要在最底層加裝一個抽屜,放置上火盆,便是走一日,都不會涼。里面的菜品,時刻保持著剛出鍋的溫度與色澤。”
謝公子很是得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