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夫人收回目光,轉而看著他的臉龐。
這位云臺刀客年紀不大,模樣還很是清秀,除了牙齒有些向外呲著,眉眼鼻子和劉睿影竟是還有幾分相像之處。
凌夫人一時間有些不忍……
這樣的年輕人,應當還有大把的年華可以揮霍,可以浪費,可以用在他心怡的姑娘身上,或是喝酒閑之中。
畢竟“年輕”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
這是一種狀態,一種意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年齡,但卻又不是全部。
可這位云臺刀客,每天的光陰卻是都花費在了練刀上。
對于武修而言,練武練功練身法當然是無可厚非,不過他從練刀至今,還未真正將手中的刀,拔出過刀鞘。
每天早上,這位云臺刀客都會在云臺的一處淺灘上練刀。
這處淺灘,常年陰雨綿綿。
頭頂上,時刻都堆著厚厚的云層,從中灑下無窮無盡的水滴。
海風斜著吹,雖然雨不大,但不到一個時辰,卻是也能將身上的衣衫全部浸潤個通透。
對于尋常人而言,濕衣服穿在身上,只會覺得難受。但對于刀客來說,衣衫濕透,不但增加了身子的重量,更是讓行動受到極大的束縛。
雙臂、腰肢、雙腿,也變得先前靈活。
可他不在乎,甚至還刻意追求如此。
一個人適應了難受與不舒服,那只要條件好上少許,定能夠爆發出比平時更加強烈的實力。
就像吃慣了野菜湯,但凡有塊發了餿的白面饅頭,都是珍饈之物。
每天清晨,他都按時到那里練刀。
想要提升自己的武道修為,想要刀法變得精妙,而他又不是天才的情況下,只有一個辦法。
勤苦。
勤奮的同時,還要能吃得了苦。
即便很多人都覺得,勤奮本身就是一件很苦的活計,但事實卻并不如此。
美宅廣廈中,有貌美侍女,手捧巾絹在一旁伺候著,時不時的添茶加水,拭去額頭汗珠。
在這樣的條件下,哪怕是每天練刀六個時辰,也算不得苦,只能算的勤。
而這位刀客,于風雨中,面對寥廓波濤,卻是有些“自找苦吃”的意味,暗合文道圣賢“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之言。
但光靠著“勤苦”還不遠遠不夠,凡是都講究一個“悟性”,若是不能開悟的話,練到地老天荒,也只是泛泛之輩。
“悟”要講究機緣和巧合。
若是人人都能開悟,那世間便也不存“悟”。
要向開悟,必是天分在前,機緣在后。
天分與生俱來,娘胎里是怎么樣,便就是怎么樣,這一點改不了。總不能抱怨娘親的肚皮不爭氣吧?唯有下輩子投胎時再另行清算。
歷來的武道高手,同文道一樣。
以勤苦之法,雖然能夠補拙,但決計不能成為耀九州的天神,估計到地宗凌八面時,也就到頭了。
但要是天分足夠的人,既能勤又能悟,那就會有超凡卓越的成就。
這位刀客就是如此。
這也是李韻會將其甄選出來,帶到中都城中,參加“文壇龍虎斗”的原因。
人活著,每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的事情,身不由己。但這位云臺刀客王便要不管怎么樣,都會練刀。
現在他還未出鞘的刀,懸停在凌夫人的頭頂。
凌夫人抬眼看著他,好似即將從海平面上升起的朝陽,心中不免有很多感觸。
朝陽在還未全然升起的時候,只有紅暈。
這紅暈從天邊平鋪而來,可以染紅整個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