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該當時最不同尋常的一次“文壇龍虎斗”。
以至于他在公布了辯題題目之后,全場鴉雀無聲。
沒有任何人預料到,這次竟是拋開了詩、詞、曲、賦四大門類,也不提那經、史、子、集四部先賢,徑直躍到最后的辯題。
“咣!”
整個大殿還未回過神來時,酒三半突然吧茶杯重重的放在桌上。
“怎么是茶……”
“換酒!”
劉睿影沖著侍從一招手,笑著說道。
酒三半也抬頭看著劉睿影,咧嘴笑了起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劉睿影,歐小娥,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吾同銷萬古愁!”
侍者還未來得及將壇中酒倒入杯中,卻是就被酒三半一把奪去。
邊喝酒,便嘟嘟囔囔的念叨著。
待喝完后,才把這最后一句清楚的吟誦出來。
隨口而言,腦袋里除了嘴里酒的辛辣刺激著精神,再無旁騖,作這詩,如困了要睡覺,渴了要喝水一般自然,向心而生,沒有目的,也無所求。
他這般隨意,說的飛快,好在“文壇龍虎斗”上,有耳力、眼力極好之人負責記錄。
因此酒三半這一首即興之作,才能得以保存。
大殿中本來還有些混沌的眾人,聽那負責記錄的專人再度吟誦了一遍后,無不唏噓嘩然!
不但感嘆酒三半之才氣,更佩服酒三半之膽略。
公然要酒已是無人敢為之事,更不用說在明知無試問唱和之后,仍然我行我素。
真是瀟灑至極,真性情中的真性情!
“好!”
劉睿影鼓掌叫好。
“博古樓酒三半,已然答完辯題,現在通今閣中可有哪位高才要與之一辯?”
劉睿影接著說道。
這句話說道中間,卻是就引起了一陣唏噓……尤其是通今閣中人,根本摸不著頭腦,不知這酒三半只是要了酒,做了詩,怎么就算是答完了辯題。
“劉典獄,在下知道你曾去過博古樓,并在其中盤桓過不少時日,且與這位酒三半私交甚篤。但‘文壇龍虎斗’向來都是至公至允,您代表擎中王殿下主持,不該如此偏袒才對。”
通今閣中一人站起,慷慨說道。
他最看不上這種因為關系而故意偏袒之事,這對沒有“關系”的有才之人何其不公,他們本能靠本事憑實力,卻因為這些個認識朋友的而錯失機會甚至連機會都不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