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中王劉景浩一聽狄緯泰卻是要說此次“文壇龍虎斗”的辯題,當即肅穆莊嚴。
“君子。”
狄緯泰并未言語。
而是抬起右臂,伸出食指,探入茶杯中。用手指沾著茶水,在桌上方方正正的寫了出來。
“這辯題的題目古意十足啊!”
定西王霍望看著桌上的大字說道。
“文道一脈,其實并不拘泥于詩詞文章。有道是;‘首孝悌,次謹信。有余力,則學文’。詩詞文章歸根結底,盡皆都是做人的綱常道理。而在文道之中,人之最,便是‘君子’。歷屆的‘文壇龍虎斗’都太過于重視筆力文采和布局謀篇。倒是有些歪斜,此番我與徐閣主商議后,覺得還是應當回落于這‘人乃文之本’上,故而選定這‘君子’一詞為此次的辯題。”
狄緯泰說道。
擎中王劉景浩聽后,思忖了片刻,點了點頭。隨即扭頭看向劉睿影說道:
“就由你來說吧。”
劉睿影一直恭敬地站在擎中王劉景浩身后。
聽到這話,先是一愣,卻是未曾反應過來。
“文壇龍虎斗”這樣的天下盛會,要么由狄緯泰和徐斯伯,要么就由五王之首的擎中王劉景浩來開場。
還從未有過,讓旁人來開場的先例。
“嗯?”
擎中王劉景浩看自己話音落下也有些時候,但劉睿影仍然無動于衷,不由得心生奇怪。
“王爺,這樣做……合適否?”
劉睿影俯下身子,湊到擎中王劉景浩的耳旁問道。
“那你得問問這兩位大賢!”
擎中王劉景浩笑著說道。
“‘文壇龍虎斗’本就是青年讀書人的盛會,劉典獄雖然不走文道,但拜了鹿明明為師,卻也就算是半個博古樓中人。這么說來,當然是合適至極!”
狄緯泰說道。
徐斯伯本想說些什么,但一聽狄緯泰這么說,也就沒了意見……只能附和著說了幾句。
可狄緯泰三兩句話,卻是就把劉睿影算做了博古樓中人。這話術手段不可為不高超!
從擎中王劉景浩舉止中,明眼人早就看出劉睿影超然的地位。更有甚者,還從他與擎中王的姓氏中琢磨出了點旁的名堂……
“還請劉典獄稍待。”
就在劉睿影踏上前去,正要宣場時,徐斯伯忽然開口阻攔,并對著
(本章未完,請翻頁)
擎中王劉景浩一番勁氣傳音。
“只要二位大賢商議妥當,一眾青年學子沒有意見,那本王當然贊同!”
擎中王劉景浩說道。
然后對著劉睿影點了點頭。
劉睿影深吸一口氣,目光掃視過在場眾人。
尤其在他熟悉之人的面龐上稍作了停留:湯中松,酒三半,歐小娥三人,以及后來在博古樓中認識的鹿明明,常憶山,沈清秋,今朝有月,還有在太上河中有著過命交情的鄧鵬飛,畢翔宇,還有剛剛送了他一幅字的莫離,莫大師。
“辯題,君子!”
短短四個字,劉睿影卻是說的聲若洪鐘,氣吞山河。
整個大殿中,余音裊裊,不斷回蕩。
方才擎中王劉景浩對他點頭時,也用勁氣送了兩個字入他耳中,正是“君子”
劉睿影一下便領悟了王爺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