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中都城里的三教九流,卻是無不聽從這一對兄弟的差遣。時日久了,這“汪老大”的稱呼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便深入人心。
中都城不認虛名,兩兄弟做的事人人都看在眼里,若是有不服氣,就得掂量掂量以后的鍋碗瓢盆壞了該找誰修,維持生活的用品,總是最方便打入人心的。
中都查緝司曾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統籌城里這些人等,但后來卻全然放歸,讓這汪家的兩兄弟繼續掌管。
那些空有名號的人并不得信任,一來是外來者,城中人覺得不親切不說,接觸的也沒有和兩兄弟多,任誰也不會棄近求遠。
明面上,中都城的三大家最為光鮮。但實際里,就連鄧鵬飛也知道,自己許多辦不成的事,只是“汪老大”說句話的功夫。
畢竟這中都城可不只是擎中王府、查緝司、三大家這些官府以及門閥氏族,最多的還是普通的百姓們。
百姓是根基,雖然看似弱不禁風,可卻是一個城的根本,官員雖有權利,可也是在百姓擁護的條件下,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如此。
“汪老大”在這一層面說一不二,極有分量,當然是碰不得的。否則一旦激起民變,三威軍也派不上任何用場。
他們也要考量,城中的家人親屬,一旦民變,那便根本解決不了,也無從打壓。
但就是這么兩位可以在暗地里統御整個石碾街甚至中都城的人物,卻不惜對著劉睿影下跪可想而知他們想要乞求的事,一定非同小可。
“劉典獄,您可以說‘會仙樓’的瓜子不好吃,酒也可以不喝。但說說話總不會有什么吧?我哥性子慢,這也是逼急了,才會如此行事,還請莫要介意!”
“汪老大”和友人寒暄了幾句,快步走到劉睿影面前,躬身行了一禮說道。
兄弟倆一母同胞,雖然還是分了先后,可也沒有那么重要。所以世人便也不分什么老大老二,都以“汪老大”來稱呼。
“先前‘汪老大’說久仰,在下是愧不敢當……二位的名頭我在中都查緝司里就早已如雷貫耳,該當是我久仰才對。”
劉睿影說道。
方才細細一想,卻是覺得也不用就這般一走了之。
即便“汪老大”所求之事他幫不上忙,借此機會結交認識一番也是有利無害。
現在看著剛剛自己縱身躍出的窗戶,劉睿影覺得有些尷尬。
表現得太過于明顯,真是有失氣度,像是不想沾染麻煩趕緊跑路一般,更尷尬的是還被人攔了下來。
“劉典獄過謙了……你是官,我是民!天下的規矩都是民聽官話,官管民事。我們兄弟倆既然能鼓足膽量請劉典獄小坐,自是也有十足的把握。”
“汪老大”說道。
“把握我一定會做?”
劉睿影反問道。
“把握您一定感興趣!”
“汪老大”接著說道。
“既然如此,咱們事先說好。要是我沒有興趣,可就真一走了之,絕不停留,也不再寒暄。”
劉睿影在心中盤算了一番后說道。
“汪老大”一聽頓時大喜過望,也不顧身份尊卑,立即拉著劉睿影的衣袖朝里走去。
眾人方才怎么從窗戶里跳出來,現在卻是又如何回去。
一切都好似未曾變過。
另一位“汪老大”仍舊在地上長跪不起。
那個從麻袋里滾出來的人卻已然緩過氣來,用手支撐著身體,靠在桌腿上,雙目滿是恨意的瞪著雅間內的眾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