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啞口無言的瞧著婆婆,是啊,元達笙夫妻新婚時期可以分居兩地生活,為什么輪到元同澤的時候,這對夫妻就不能這般的行事呢?
柳氏捫心自問自問,面上浮現出羞愧的神情,林氏也不是那種究追不舍的長輩,這個時候,她主動舍退了一步,問及正日子的時候,柳氏娘家會來多少人?
柳氏松了一口氣,把娘家大概會來的人,一一說給林氏聽,林氏聽后也沒有任何的表示,她對老大老二兩人的岳家是有成見的,面對他們兩家人的時候,也裝不出幾分親近來。
柳氏瞧明白林氏的態度后,又立時說起娘家小輩們有出息的事情。
林氏只是聽,不再接任何的話,柳氏心里面有些失望,她沒有想過,好幾年過去了,林氏這般好性情的人,還是無法原諒她娘家人當年勸她分家的行事。
柳氏要忙的事情多,她陪著林氏說了一會話后,趕著去安排家里面的事情。
林氏坐在屋檐下,這一會反而說不出心里面的滋味,果然自個生的孩子,只有自個會真正的心疼他的艱辛不容易。
戚善抱著喜兒回來的時候,瞧見林氏面上的神情,笑著問:“娘,你這是遇到為難的事?”
林氏搖頭道:“我以后大約是遇不到什么難事了。笙兒爹和我說,他們兄弟撐得起一個家了。我們以后也要少操一些心,免得反而給他們兄弟添了亂。”
戚善想一想離開了的柳氏,也沒有追問下去了,她把孩子遞給林氏笑著說:“他這般小,已經知道去村口瞧熱鬧了。”
林氏接過孫子,笑著說:“今天村口有什么熱鬧事情?”
戚善想了想,嘆道:“我們過去的時候,正好聽村里人說,村尾嫂子的娘家又遇事了,過來想借一些銀子回去救急。”
林氏聽戚善的話,嘆道:“我聽人說,她娘家小侄子早產身體弱,一年里總要生一兩場病。城里大夫看了,說好好養著,只要不太辛苦,大了便會沒有事的。”
林氏又順帶的戚善說:“你們這一次去京城,租好院子后,還是要請人做家里面的粗活。女人做事太多,老得也快。”
林氏從前覺得村里人家的女人,生來就是勞苦命,生來就是要從田里掙吃食的命。
她是認同這種生活,在元達笙一直阻攔他們夫妻做辛苦事情的時候,她心里一直不舒坦,認為兒子只顧著自個的面子,都不去考慮家里面的生計了。
后來,她知道戚家女人們的年紀后,她和年紀相近戚家婦人們站在一處,她比她們足足老了十年的樣子。
林氏這個時候認可了元達笙的話,他們夫妻的確年紀大了,再也不能夠象年青時候那般拼命做事了,他們的身子骨也損不起了。
午時過后,元達笙三人回到元家村了,他回家沐浴后,坐在后院里曬頭發,戚善在井邊順手把他換下來的衣裳洗了,勸道:“元三哥,太陽這般大,你在屋檐下坐一坐吧,頭發一會不干了。”
元達笙把差不多要干的頭發挽了起來,說:“善善,這幾日有空,我陪你再回一趟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