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達笙在家里的日子,也格外的忙碌,元家村有讀書人上門請教,鄰村有讀書人上門請教。
戚家戚其才和兩個堂弟帶著筆墨紙硯來元家小住幾日,他們白天里抄錄書冊,晚上向元達笙請教功課。
老村長知曉情況后,也安排長孫帶著兩個弟弟白天過來抄錄書冊,元達和兄弟跟著安排寫字端正的兒子,白天也早早的過來了抄錄書冊。
柳氏忙了一兩天后,覺得家里面的事情差不多妥當后,便發現妯娌駱氏這幾日一直在老宅廚房里幫忙,她也趕緊跟了過來。
家里人來人往的日子,元仕進夫妻擔心會影響到孩子們抄書,便想法子避了出去。
有這么多讀書人在家里,元希珍自然是不方便留宿的,她借著給娘親幫忙,也直接回自家居住了。
這個時候,元同澤原本要回去當差,聽說元達笙這一次會把家中的書冊全部帶走,他又去和掌柜請了假,掌柜聽說有這樣的好事,自然是不會攔著元同澤。
前院屋檐下坐滿了人,后院屋檐下人也不少,戚善抱著喜兒直接去了元達和家里面,瞧著大嫂安排長子的喜事。
一日三餐,讀書人家里面往元仕進家里送餐,柳氏妯娌便不用在廚房里做活了,她們也各歸各家忙著自家的事。
元同澤成親的日子,元仕進夫妻去了元達和家,自家的院子門關閉起來,戚善也把喜兒的東西帶上,跟著公公婆婆的后面。
柳家的人,比別人家來得早一些,柳家年青婦人們有心親近戚善,而戚善不曾拒絕任何的友好往來。
柳氏原本擔心戚善看不上娘家人,結果要見到小弟妹傾聽娘家侄子媳婦說話,她還時不時應和幾句話,柳氏心里面的重擔放了下來。
只要小弟妹對她娘家沒有那么深的成見,日后,她和娘家人的來往,便可以少一些的顧忌。
柳家人見元達和夫妻忙前又以后,元同澤這個新郎卻不見人影,一時之間有些奇怪了,她們扯著柳氏到一旁尋問,柳氏只能說元同澤去老村長家有事了。
柳氏心里面也有些慌,時辰不早了,元同澤怎么還沒有來?
元達笙瞧了瞧天色,過來拍了拍元同澤的肩,低聲提醒:“澤兒,你今天成親,趕緊回去換衣裳去接親。”
元同澤把已經抄錄好的一冊書,握在手里面,再一次低聲問:“小叔,我可以把這書給掌柜家嗎?”
元達笙點頭說:“你自個抄的書冊,你自個處置,我是不管你這么多事的。只是今天是你成親的日子,你還是等到回門的時候,再把書冊帶過去吧。”
元同澤臉紅的瞧著元達笙,低聲說:“小叔,那我把書放到祖父祖母的房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