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操作,避免過勞死什么的,方杰干脆直接采取了兩班倒模式,即一個賬號由兩名玩家共同支配,每人每天最多工作12小時。
所以1000個名額,就是500個帳號,24小時不間斷地在游戲里挖礦。
這500個帳號投入進游戲里,對游戲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
一時間,老外們就看到高安地區各個星系的小行星帶里,全特么都是礦工。
而且這些礦工絕大多數從來不與其他玩家交流,就是機械的挖礦,回空間站送貨,然后再返回繼續挖礦。
個別會一點英語的礦工偶爾也會交流兩句,問他們是哪的人,有的學方杰忽悠是其他國家的人,比如說自己是日本人或者韓國人,也有的直接承認是華國人。
這一點上,方杰沒有進行限制,也限制不了。
老外們就算知道這幫礦工是華國人,也不會對華國玩家軍團有什么影響,因為除了召集大家采礦,軍團內部的事務他都沒跟國人礦工們說。
間諜啥的,大家也就知道他混入北歐玩家軍團,以為只是他的個人騷操作,并不知道方杰其實是下了一盤大棋。
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些事不得不防。
發現大批華人玩家入駐《EVE》后,老外們一開始還挺高興的,這種心理就和當下國人們一樣,覺得挺新奇,老外們也對國人挺好奇的。
不過沒幾天,老外玩家的心態就開始發生轉變了,因為國人搶了他們的活兒。
以前老外們船爆了,沒錢了,就在游戲里隨便挖挖礦,低安地區和00地區太危險,那就在高安地區挖,反正小行星帶到處都是,而且每天刷新一次,里面的礦根本挖不完。
如今就完全不一樣了。
老外們發現,以前是挖不完,現在是不夠挖,除了偏遠的星系,距離星際交易市場近的星系,小行星帶里的礦基本上就被國人礦工給包圓了,以前隨便找個小行星帶,都是礦石,現在去了一看,一片空曠,啥都沒有……
貌似任何游戲,但凡國人玩家入駐,就會出現資源緊張的問題,《EVE》同樣逃不過這樣的命運,畢竟國人玩家不僅多,還都很肝,又很有組織性,這就很無解。
所以漸漸的,老外玩家開始反感華人玩家了,并給國人玩家起了一個輕蔑的稱呼:farmer。
原本“farmer”這個貶義稱呼,前世最早是在《魔獸世界》北美服里才出現的,是老美對華國打錢工作室玩家的貶低和侮辱,表面意思是“農民”,潛臺詞就是“鄉下人”、“窮屌絲”、“農民工”。
今世在方杰的影響下,這個侮辱性詞匯提前出現了。
不過絕大多數國人礦工被老外們這么稱呼,并不生氣。
一方面方杰也提前打過預防針,告訴他們生氣沒有用,也不值得為這事生氣,另一方國人礦工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游戲里確實就是農民工一般的存在,這個詞雖然是貶義,但勤勞務實的國人們覺得其實人家也沒說錯,沒法反駁。
現實中其實也是如此,所以華人給老美留下的印象就是:只想著成事,不是很計較那些虛頭巴腦的面子、格調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