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相應的,游戲里的拾荒者偶爾也會在你趁夜出門淘物資的時候,摸進你的家,拿走你辛苦積攢的物資,如果你在家,雙方也會打斗一番,然后要么成功趕跑這些已經變成強盜的平民,要么被打傷,讓對方搶走一部分物資。
除此之外,NPC鄰居也會經常來玩家所在的避難所求助,玩家可以選擇幫或者不幫。
幫了,體力耗盡并且可能會受傷,但會收獲一些鄰居的好感和一些可能的物資感謝,不幫,也沒啥懲罰,還是那句話:看玩家自己的道德選擇。
這款游戲之所以有很強烈的代入感,就是因為如此了。
NPC的反應和游戲里的獎懲機制,都是模擬真實的現實,幫人不一定有好處,不幫人也未必有懲罰,老人、小孩們無力反抗,青壯們則會打得玩家懷疑人生,甚至在一些武裝團伙駐扎的樓房里,你敢東摸西摸,人家連警告都不會,直接一槍斃了你。
游戲里玩家當然不會真的死,但死了之后,游戲就真的GAMEOVER了,如果沒有保留存檔,只能重新開局,這樣的懲罰在游戲里算是最嚴重的一種了。
所以玩家們剛開始玩這款游戲時候,即便在老兩口場所副本里肆意搶劫,很多人其實并沒有產生太強烈的道德譴責感,還以為游戲本該如此。
隨后在其他副本里,被那些平民打成重傷,回家躺在床上最終失血而亡,或者直接被打死之后,玩家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搶劫是要付出代價的,老兩口之所以不反抗,那是因為老人不敢反抗,也反抗不了,其他人可沒老兩口那么“好說話”。
但偏偏就是很好說話的老兩口副本,給玩家帶來的心理陰影最大。
傷害性幾乎沒有,但道德譴責性極強!
游戲發售后不久,官網論壇上的玩家反饋和評論就異常火爆,其中不光然包括遭遇老兩口副本的心情,也有其他副本劇情的討論,以及其他各種感慨。
“這是一個有關人性的故事,游戲唯一的目標就是不后悔,不內疚,但很遺憾,我做不到……”
“如果秉著一顆善良之心,就會覺得這游戲好難。我過不去,重新開局了三次,最長也沒活過10天……”
“我其實很難用語言去描述那種積壓在心頭、濃烈到化不開的悲傷的感覺。于是我只寫一句話,那是我第一次破防的時候:當我去探索別墅的時候,偶然發現里面居然居住著一位老人,老人見了我第一句話:你要殺掉我嗎?”
“不想玩了,我討厭戰爭。我舍不得殺人,那對老夫妻的小屋,那兩位老人求我不要殺他們,老人求我不要帶走他妻子的藥,還一直跟著我,在我身邊問我是不是要殺了他們,但我為了活下去,還是拿走了一部分物資。后來我就再也沒去過他們的家,我害怕因為搶走他們的食物和藥,他們可能已經死了……”
“樓上的一看就是個極端虛偽的人。一邊說自己舍得不殺人,一邊又說自己搶了一部分物資,在這兒假裝圣母呢?我敢肯定,你害死過那對老夫妻,你沒試過怎么會知道‘他們可能已經死了’,此地無銀三百兩,最后一句話是給自己洗白呢,又當又立……”
“生存到第七天的時候,到最后沒有吃的了,為了活下去,我殺了別墅里的老夫婦……殺完之后我好難受好難受好難受,于是讀檔回到殺他們之前……好了,我沒有殺人,也沒有搶吃的,但被活活餓死了,但很奇怪,心里感覺舒坦了點……”
“我第一次去搶物資的副本,不是老夫妻家,而是汽修店。當時我想去他家里面偷取一點物資,但是被發現了,然后我把他兒子殺了……但是我沒有殺他的父親,因為他的兒子在不斷的換取藥品救他的父親,我沒忍心下手……在第二天我再去看的時候已經什么人都沒有了,在這一瞬間,我自己的良心在譴責下,開始莫名難受起來了,難受了一整天時間,這個游戲太沉重了。”
“我傍晚出門時帶走了斧子和撬棍,凌晨回來時背著滿滿的食物藥品和槍械,沒帶回那柄已經被鮮血染紅的斧子,此刻耳邊仿佛還在回蕩著‘求你不要這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