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拍攝《微微一笑很傾城》和《棋魂》這兩個青春校園劇,都是現代背景,除了主要室內場景需要攝影棚搭建,其他的外景都可以直接找街景完成,在制作上面非常省心,《風箏》和《風聲》都是前朝動亂時期,從主演群演的服裝,建筑風格和使用道具,都必須有專業的制作。
《風聲》作為一線制作的大電影,除了演員級別高,背后還有數家根基深厚的大制片廠,只要說一個年份,就有流水線一般的供應體系拿出所需配置。《風箏》就要寒酸很多,畢竟只是一個諜戰電視劇,盤面非常小。
以虞芷芃打造《風聲》的履歷也可以繼續拉大公司進行合作,不僅多得是資金,各種渠道還很多。然而剛剛合作了一年,足夠她看清那些高位人士的心態。他們在圈內混跡太久,早已經深陷于權利爭斗,哪怕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細節,也要和古人爭名號一樣頭破血流,若非虞芷芃地位超然且強勢,控制住了藝術創作的穩定,很難說《風聲》會被多方勢力攪和成什么樣子。再和他們牽扯過多,恐怕后續發展就無法主導,還是適當保持距離的好。
這次拉上了千夕影業,雖然初始動機并不純粹,但是虞芷芃非常慶幸,對方確實花了大力氣,不僅提供了標準的服裝道具,還給關鍵的街景改建畫了設計圖。這些費勁的活哪怕折算成了投資,和真金白銀也是兩回事,而且他們還沒有爭奪話語權的意思,更像一個埋頭苦干的工程師。
上輩子的《風箏》制作是有點慘的,劇本過于宏大,資金不足,同一個街道反復使用,雖然也有呼應的悲涼效果,但是細致一點的人還是會感覺難受。
虞芷芃看到《風聲》票房和相關收益陸續到賬,大筆一揮,便在影視城大刀闊斧地改建了一批前朝街景區域,而《風聲》的取景城堡“裘莊”果然被保留了下來,尚未開發成景點,正好可以租來拍攝一部分室內場景。
工程建設如火如荼,肉眼可見地推進。演員選角便成了目前最重要也最頭痛的環節。
《微微》和《棋魂》的選角都有討巧的成分,大部分演員包括主演都是在校學生,將影視院校同學和童星都撈了過來,部分成年人角色,或者是找行業內特型演員,或者就讓影視學院的老師來友情出演,都相對純粹。《風聲》就更加簡單粗暴,直接拉來了影視圈二線,還要挑性格和外貌,牛得不要不要的。
《風箏》顯然是哪個都夠不上,各個年齡層都有,戲份并不統一,大量的演員都要慢慢篩選。虞芷芃上輩子其實也干過選角導演,嗯,專門負責那些排不上號的小配角。這些選角中,潛規則灰色收入那是半點摸不到,還要承受類似于選秀海選那種世界的參差。因為大部分的普通參選人那是真的不能用,還不到談才華演技的階段。
好在接連的幾部作品,邐君工作室和虞芷芃算是打出了點名氣,發布出去的選角對業內比較有吸引力,大量沉浮在四線之下的演員都報名了試鏡。同樣是得益于這個世界主流的“仇美”情結,想要挑選不整容的普通長相演員,還是容易一些,他們的演技和氣質也要好一點。
《風箏》的男主角鄭耀先一生都掙扎在舊黨中當臥底,所以不管是上司、朋友、心腹還是兄弟,大半都是舊黨,或許情真,還是免不了后續的背叛和清算。
這些角色其實都比新黨正派的人士更加血肉豐滿,尤其是后期的核心人物“宮庶”,曾經也是前朝大學生,因為不滿混亂動蕩,投身軍旅,后來進入了男主角的門下,忠誠不二,頭腦超群,被男主角提拔,飛速躥升,幾乎官至封侯,一直到被捕才發現當做信仰的大哥其實是新黨的臥底,幻滅之下求死了結。這樣的角色,不能用模板化的丑角,也不能用大帥哥誤導觀眾,必須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演技還要非常好。
虞芷芃沒有采用集中試鏡,而是讓邐君工作室的人篩選掉那些絕對不靠譜的,然后讓演員們分批次到攝影棚“面試”。因為沒有提供角色特征和劇本,僅僅是進行觀察交流,他們便有些放飛自我,還真的就挑出了幾個非常契合角色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