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中,比賽正式宣布開始。
方樂華朝著高典提醒了一句,“記得剛才我們說的。”
“放心。”高典回應道。
他徑直走向食材區,開始挑選材料。
這次挑選的面粉,和之前挑選的不一樣,他這次要挑選高筋面粉。
制作面條,最好選用高筋面粉,這樣做出來的面條才夠勁道。
面條的歷史悠久,最早的面條統稱為“餅”,以湯煮熟的叫“湯餅”,在漢朝劉熙《釋名·釋飲食》中就有記載。
面條起源于華國,經過時代的發展,已經遍布全世界。
面條也從單一的形態轉變成了如今各種各樣的形態,能夠傳播這么廣,和面條的受歡迎程度是分不開的。
走在大街小巷中,幾乎都能看到一兩家面館。
每個地方的面條種類不同,做法不同,吃法也有講究。
在此,便不一一敘述。
高典在學會白面饅頭和豬肉包子之后,便對面條有些濃厚的興趣。
這種面食是有別與包子饅頭的。
面條的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為許多種類。
比如根據有湯無湯,可以分為拌面和湯面;根據面條的粗細可以分為寬面和細面;根據面條制作也有切面和拉面等等。
一般來說,拌面沒有湯,更考驗面條本身。湯面則是湯與面都要好,缺一不可。
可以說,在制作難度上面,湯面無疑比拌面的難度更好一些。
高典要做的,便是湯面。
要制作湯面,熬湯的食材是必不可少的。湯的種類根據食材不同,分為很多種,比如牛肉湯、豬骨湯、羊肉湯、魚湯、海鮮湯等等。
每種湯做出來的面條味道也各不相同。
高典喜歡吃牛肉面,這次他打算做的,也是牛肉面。
選好一坨牛肉,高典又挑選了一些食材,這才走回去。
高典的選材并不復雜,而方樂華選材就復雜許多。
他挑選了墨魚、蛋、草蝦、蛤蜊、香菇、魚片等等食材,這還不包括制作面條的食材。
如此豐盛的食材,想必他做的面條為不會簡單。
方樂華一見高典框里的食材,不由笑道:“牛肉面嗎?”
高典應到:“不錯。”
“那我就試著期待一下,看看你做的牛肉面如何。”方樂華笑了笑,隨即開始忙起自己的事。
高典也不再說話,神情變得專注起來。
面條的制作,大概是難住很多人的一點,沒有時常接觸面食的人,想要做出合格的面條不容易。
高典采用的是最簡單的一種制作面條方法,將面團揉出來后,等待醒發一段時間,把面團搟平,修去邊邊角角,面上撒上一層干面粉,隨后折疊用刀切。
切面條屬于細致活,要把面條切的粗細均勻,沒有經過練習是很難做到的。
切好面條之后,用手抓起來抖散便可以了。
一邊的牛肉早已經下鍋燉煮,現在都已經有香味冒出來。
另一邊,方樂華開始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