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典這次打算以刀削面來打擂,不知道能不能贏,但是他想用刀削面。
高典將刀削面做到無可挑剔的地步,還要多虧那本菜譜。
之前高典只是覺得這本菜譜將刀削面的做法寫得很細致,但是后面才發現,這本菜譜把各種在制作刀削面中能夠遇到的問題,都做出了解答。
只要是按照這個配方來制作,仔細研究菜譜,就能做到無可挑剔的地步。
高典小看了這本菜譜,同時也對寫下這本菜譜的沈盛生產生了好奇,這位沈先生對刀削面到底研究到了各種程度?
在刀削面做到無可挑剔的過程中,高典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廚藝也在提高。
其實這很正常,當你能夠將越多的面點做到無可挑剔的程度,那你的廚藝也就越高。
每道面點的制作不同,遇到的問題不同,你能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本身就代表了一種能力。
高典制作著刀削面,許如豐也在制作著紹興香糕。
使用米來制作糕點,不僅僅是紹興香糕的能力,還有不少的糕點,也是使用米來制作。
當然,米與米也有不同,常見的就有粳米和糯米之分。
許如豐制作紹興香糕的手法很專業,也很熟練。
粳米要經過碾壓,要經過篩選,然后還要烘烤。
其實這種相對比較生僻的面點,就連食材,都是許如豐特別要求的。
制作烘焙工具,則是許如豐自帶了。
很多面點師,都有自帶廚具的習慣,因為自己用的廚具用習慣了,一旦換了的話,影響還是有的。
過了許久,主要是高典等著許如豐,控制著自己進度。
大多數面點師在打擂的時候,都會特意控制自己的進度。就是為了雙方能夠在同一時間完成,不會因為時間而影響面點的味道。
兩人做完之后,把各自的面點放著,等待著對方的品嘗。
“許如豐的紹興香糕,無論怎么看都覺得好看,有高級感。”有面點師小聲議論。
“畢竟曾經是貢品之一,不好看能行嗎?”有人說到。
“也是,貢品確實不同。”
“你們覺得誰能贏?”有人小聲問到。
“這還用想,肯定是許如豐啊!”
“我覺得你這話太過絕對,你們莫要忘了,高典的水平可也不差。”
“可是比起許如豐來說,還是差一些的吧。雖然許如豐只會這一道無可挑剔層次的面點,但紹興香糕難度可不低啊。”
“當初高典和鄧步良比試的時候,沒人認為他能贏,結果他贏了。后來第二階段,高典擁有的塑料幣在前十,超過了大部分人。第三階段開始時,以為他守不住擂臺,結果人家守了幾天才敗下來。”
“你這樣一說,我倒是覺得或許高典能贏。”
“不是吧,你們真的以為高典能贏許如豐?那要是他能贏,名單豈不是穩了?”
“也不一定,即便這次高典能贏,去打擂的人依舊不會少。”
“為啥?”
“因為許如豐并不是沒有失敗過,他也敗過,高典贏了不會讓人覺得很厲害,不可能贏過他。實際上,除了魏巧依以外,沒人有這個實力。”
“簡單來說,高典能贏許如豐大家都覺得正常,因為許如豐之前失敗過,高典能贏或許是運氣。”
“沒錯,就是這樣。打敗一個許如豐不足以讓我們畏懼,除非他贏了魏巧依。”
“那你呢?如果高典這次贏了,你之后會去高典所在的擂臺打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