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嬌也忍不住沖到了場中,旋身起舞與二女一起和唱。
如此又反復幾個八拍,直到溫庭筠起身示意,歌舞漸止。
還未等溫庭筠開口,羅嬌已經撲到了老人身邊,捉著他的手臂雀躍道,“祭酒大人不用判了。我輸了,我服了!”
說罷她又轉向了少族長,“少族長,不是羅嬌不幫你。實在是兩位妹妹實在太厲害了。我已經盡了全力,足足準備了一個時辰呢。我們草原人,輸也要輸得光明磊落,你不會怪我的吧。”
少族長搖了搖頭,語音里也沒有一絲不快,“怎么會!你已經很好了。不過思思姑娘更棒。”
雖然羅嬌已經認輸,但是溫庭筠作為仲裁還是要像模像樣地總結上幾句的,“結果呢,大家已經看到了。羅嬌的歌舞生動鮮活,仿佛把我們帶到了敕勒川上,這支舞蹈無論放到平康里,樂府還是宮宴,都會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可是咸宜觀的曲目更讓人眼前一亮,這首曲沒有拘泥于樂府十五和樂,六十大曲,不但能夠另辟蹊徑而且調律極其富有變化。最難能可貴的是,錯落而有致,很難想象這是在短時間中趕工出來的曲譜。單憑這一點,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足以勝出。當然思思姑娘與閃閃姑娘的演繹也非常成功。思思姑娘能夠把握多變的曲調,而閃閃姑娘的舞蹈又是一種創新。她們不但準確地表達了草原風光,而且還能在其基礎上再做升華,讓人感覺仿佛見到了……”
“天堂!”,羅嬌搶過了話頭,將思思閃閃一手一個拉在自己身邊,“這首歌叫什么名字,我也想學。”
“就叫做《天堂》。”
“真的叫做天堂啊……”
羅嬌和思思閃閃十分投緣,嘰嘰喳喳地便聊在了一處。
代表沙陀方壓軸出場的薛麗華就有些緊張。和差點進宮做采女的羅嬌不同,薛麗華早在十四歲時就已經被內定入宮為女官的。
薛氏部落無論在匈奴時期還是鮮卑時期都是貴姓。若非她這一支客居沙陀,她的血脈地位本就不在沙陀少主之下。她本名薛當于,是個很草原化的名字,十四歲那年,父親隨沙陀族長朱邪赤心面圣,她作為舞女隨行。
太后晁氏在眾舞女中一眼便相中了小當于,覺得她氣度雍容,可以旺夫,于是便賜漢名麗華,內定女官名額。
麗華,可是屬于三朝亂國之姬的名字,兩后一貴妃,非常人命格可以擔待。
薛麗華既然終究要走宮斗之路,她就不像在咸宜觀栽跟頭。咸宜觀是皇家宮闕的廣義衍伸,不知曾住過多少公主女冠。現任觀主文仙子,對皇帝有救命之恩,誼同半師。而觀中的這幾名小丫頭,除了魚氏姐妹來源可考,誰又知道會不會是哪位公主縣主的。尤其是那個思思姑娘,永遠那么淡定,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給人的感覺深不可測。
既然遲早都要在宮墻里斗,那么今日便絕不能輸!更何況自己比對方多出了小兩個時辰的準備時間,今日一輸,日后相見,便再抬不起頭!
所以她利用準備時間的優勢,與男伴一同排了一出大劇!
當她聽到族人開始齊聲呼喚她的名字的時候,薛麗華拖著霓裳邁著碎步,翩然起舞!
三弦奏樂者是在羅嬌表演結束后被請去與薛麗華一起排練的,曲譜也是臨時拿到。
弦聲一響,溫庭筠的眸子猛地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