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們向往美好生活,其實路遠也是一樣一樣的,每個人都在為明天能過的更好而努力。
所以作為企業管理者,路遠知道,調動員工們的積極性,是公司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員工們的素質代表著公司的財富,員工們的思想和工作狀態,是企業能不能發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大家都有信心,充滿活力。
企業才能充滿活力,路遠是這么認為的,也是這樣去做的。
不得不說,他這一招走對了。
要想企業有發展,就必須走科技發展之路,重生者的路遠當然知道前世很多企業走拿來主義,結果吃了大虧,這種血的教訓。
所以就算日子過得苦一點,就算企業發展的沒那么快,也要搞自主研發,把核心的技術抓在自己的手里。
而科技的研發,而其實會促進企業的發展的。
因為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在生產環節上就不會受制于人,另外生產出高端的產品,利潤上也是很可觀的。
有了利潤,企業就有錢賺,有了錢就可以拿去搞研發,還可以增加員工們的各種福利待遇。
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現在被打壓很厲害的什么為,就一直注重核心技術的研發,每年都會在研發上投進去很多錢,但企業卻發展得很快。
一家沒有上市,不靠上市圈錢的公司,有那么快的速度發展,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所以后世的路遠,就想要仿制這樣的成功,用研發促進企業的發展。
不過,路遠也不是圣人,更不是清教徒,管理企業,注重研發,累了一天回來,也想要休息一下,娛樂一下。
總之,勞逸結合,人才有活力,才能恢復精神狀態。
這天他剛剛下班,開車回到自己的四合院,正準備搞點兒好吃的。
公司規定星期六晚上不加班,星期天休息,所以他也難得輕松一下。
打算晚上搞點好吃的,喝點兒小酒,第二天去什么地方玩一玩。
只有一天的時間,就算開車要走太遠也不太合適,忘了交代,為了工作需要,也為了有時候拉貨,送貨什么的方便。
路遠最近買了一個客貨兩用的車,前面是雙排座,后面有一個小貨箱。
這在當年的私人企業里面非常的流行,很多老板一開始都買這種車。
雖說看上去不那么高大上,但確實是多用途。
代步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拉貨方便,小一點的貨源自己直接就拉過去了,不用找車。
至少麻煩又省費用,一舉兩得呀!
總之,有車總比賣車好,家里有一個便宜的代步車,這會在南方又買了一個小貨車。
無論回到家里還是在南方,都有車開,雖然不高檔,但在1990年的時候,有私家車的人并不多。
那時候只要有車就行,至于是什么牌子的問題,還沒有那么講究。
畢竟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買車根本是連想都沒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