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她們母女的背影徹底被蒙蒙的雨幕遮住,參在橡樹后面的衛燃才得到金屬本子的允許,得以用力喘了口氣。
試著邁出步子,見這次金屬本子沒有阻止,他小心翼翼的走到了那座墓碑前。
這墓碑上果然寫著海蒂的名字,但在這墓碑的后面,卻是個已經積滿了雨水的墓坑。那里面既沒有棺材,也更沒有任何的尸體,甚至就連墓碑前,都沒有擺上一束鮮花,只是倒插著一把裁縫用的大剪刀。
暗暗嘆了口氣,衛燃收起雨傘放在一邊,小心的拔起那把剪刀,用生銹的剪子尖,在墓碑上默默的刻下了斯皮爾的名字。
幾乎就在他將那把剪刀重新戳進潮濕的泥土里的時候,白光也再度出現,衛燃也又一次回到了后世的救援浮標里。
這是最快的一次了吧
衛燃直等到那支金屬羽毛筆開始在終幕葉寫下那些人的故事,這才在喃喃自語中稍稍松了口氣。
無論是尤里安的死,還是斯皮爾的死,又或者瘋癲的海蒂、自殺的巴巴拉和菲爾,死于轟炸的菲爾妻子,乃至看起來最幸運活下來的凡妮莎和那個鏈狗里的老實人薩米,甚至包括火車上偶遇的毛賊漢斯。
這些在戰爭中連一道漣漪都濺不起來的微小塵埃,卻仿佛有千萬斤的重量,壓得他根本就透不過氣來。
努力抬頭看了看頭頂亮著燈的浮標瞭望塔,衛燃用力搓了搓臉,取出煙盒抽出一支煙點燃叼在了嘴里,默默的看著金屬羽毛筆在終幕之下,寫出了那些塵埃其余的故事:
戰爭從未饒恕無辜者
德國轟炸機飛行員尤里安克林斯曼,1940年9月17日,與燈塔看守斯皮爾同歸于盡,死后由英國轟炸機領航員菲爾哈靈頓為其主持海葬,沉入英吉利海峽。
英國轟炸機領航員菲爾哈靈頓,1940年9月16日轟炸德軍港口返航途中因飛機失事跳傘逃生,后爬上德軍救援浮標。
18日,遵斯皮爾生前計劃成功搭乘救援浮標登陸英國懷特島獲救。
23日,菲爾加入新機組,以領航員身份多次參加對德轟炸。
1945年4月17日,菲爾哈靈頓以少校銜退役。
同年9月15日,前往德國羅滕堡兌現送信承諾,后因尤里安妻子巴巴拉自殺,收養尤里安之子阿提拉,送往哥哥威廉所經營農場照料,同時招募漢斯馮巴斯滕及路易巴斯滕兄弟二人共同照顧巴巴拉遺留果園。
次年9月15日,巴巴拉生前同事對菲爾考察結束,后者將果園完全托付漢斯馮巴斯滕經營,并將路易巴斯滕送往英國威廉農場生活。
1946年9月19日,菲爾哈靈頓前往懷特島,于廢棄救援浮標內自殺。
21日,菲爾安葬于威廉農場內,與妻子合葬。
27日,威廉哈靈頓買下廢棄救援浮標運往農場留做紀念,并藏匿海蒂、菲爾、尤里安等人遺物于地板之下水泥暗格內。
燈塔看守斯皮爾,曾周密計劃橫渡海峽逃亡,及買兇殺死債主雷諾,后因未婚妻意外殺死德國憲兵不得不提前逃亡計劃。
為保證妻子順利橫渡海峽逃往英國,1940年9月17日,與德國轟炸機飛行員尤里安克林斯曼同歸于荊
次日,其尸體安葬于懷特島,并于1945年9月9日,遷葬于威廉哈靈頓農場墓地。
裁縫海蒂比諾什,1940年9月17日,因未婚夫斯皮爾身亡精神崩潰,18日搭乘救援浮標登陸英國懷特島并送往醫院,余生皆被精神疾病縈繞未得清醒。
1941年4月1日,海蒂誕下與斯皮爾之女,取名凡妮莎斯皮爾。
1945年6月,由菲爾哈靈頓接納母女二人,并送往威廉哈靈頓農場生活。
1974年9月,海蒂因精神失常試圖殺人時遭槍擊身亡,后與斯皮爾合葬。
凡妮莎比諾什,1940年9月15夜自菲利普大堡沿阿河試圖入海逃亡時,因牽引繩意外斷開與姐姐海蒂及斯皮爾失散,并誤會繩索系斯皮爾割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