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奈何,眼下來的,卻不是自大夏平叛的金羽軍。
轟隆隆!!
遠處還未停歇多久的喊殺聲,于此刻再度回蕩而出。
陳朝年聽聞此動靜,條件反射般的握緊了手中的北涼黑紅大纛旗,一邊將其賣力于半空舞動,一邊收回了紛亂的思緒。
大夏,北涼,歸根結底都是一脈同源,即使主政者不同,但對于底下的百姓都沒什么兩樣。
如果是金羽軍入關而來,絕不會對這些下屬百姓行屠殺之舉,因為他們要臉,也要名聲。
但這些自玄州邊境而上的北蠻畜生就不一樣了。
他們,絕對做得出來這等喪心病狂之事!
想起之前不斷傳來的噩耗,這名修儒家浩然之氣的書生郡守,不禁握緊手中旗桿,胸中怒生憤慨。
七鎮轄境,二十六處村落!
不過短短數日...等到自己派遣探子冒著性命危險前去查探時,已是血流干涸,不見活人蹤跡,各處盡是尸體橫陳,臭氣熏天之景!
如此可惡行徑,簡直罄竹難書!
這一切的一切,都叫這個本飽讀詩書,習文修武的世家貴人無法直視。
也正因如此,陳朝年在經過一番天人交戰之后,方才定下決心決意不退,隨后動員了整個雁門郡城所有可戰之士,在此攔截這些遠道而來的北蠻大軍!
黑云壓境,北蠻鐵騎摧城來。
而雁門郡城城墻之上,早已經弓弩齊備,靜待君來!
一萬五千名郡城府兵,經過兩輪消耗,早就已經死傷半數,眼下這城墻滿滿當當的黑壓壓之人頭,盡都是受到陳朝年傳喚的雁門青壯之士上來接替的。
戰爭之前,自然有恐慌情緒蔓延,也不乏有想要逃命之人出現。
可陳朝年既已決定以死衛城,不叫這些北蠻鐵騎入關一步,那他又怎么可能讓局勢崩盤!
眼下軍情緊急,因此陳朝年特有三條例令頒發,范圍涵蓋滿城上下,上至郡守,下至黎民。
凡有不遵命令者,斬!
凡有妖言惑眾者,斬!
凡有臨陣脫逃者,斬!
有亂象顯,當用重典!
北蠻攻勢兇狠,把這位本來手不染血,渾身白衣不沾塵的一郡主官,生生給逼成了一個親手抬刀殺人的劊子手。
可也正因有這等鐵血手段鎮壓情緒,才叫這位書生郡守能在抗住各方壓力之下,牢牢守住了這座城池!
雖說其中也有北蠻分出兵力,去襲擊其他縣城的原因存在,但也不能因此,便將陳朝年功勛之卓著給全盤否認掉。
一個人只有在面臨絕境之時,才能看出能力到底有多強大。
而雁門郡城應當慶幸,有這位郡守以身鎮城,提起滿城士氣。
不然恐怕在那北蠻第一波攻城之際,這座郡城就該就此淪陷,生靈涂炭了,又哪里有機會能派出信使,千里迢迢的去往那北涼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