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念掃視著那脊梁挺直,認真作答的中年儒生,洛離面色有些異常。
自己十三歲自長寧離京親身趕赴北涼,自然不可能事事都是完美。
而陳朝年能從點滴之中抽絲剝繭,將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點評,又施以功績中和,顯得委婉并不尖刺,足見此人心細如針。
洛離以神念感知,通篇下來,心中只會生出思索,而并不會生出反感,再加上那一篇贊頌詩文留于尾部,如神來之筆,恰到好處,使人一眼看去,便頓覺贊嘆。
“江左陳氏,家風甚好啊!”
洛離眸光微閃,似乎穿過了障礙,看到了那僅一墻之隔,站在前殿監考眾士子的陳昭。
此刻的太師陳昭,目不斜視,叫人根本猜不出來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能改朝換代而不倒,還叫洛離到現在仍舊任命其為太師,位高權重,足以見得此人能力之強。
再加上后輩子弟中有如此后起之秀,想必未來大夏的新貴世家,便需得以江左陳氏為模范標榜了。
洛離的話語道出,也得到了梁溫與左白鹿的認同。
就在內堂幾人互相閑聊,點評一眾士子之際。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一刻鐘...一炷香...一個時辰,飛速流去。
“咚~~”
終于伴隨著一道悠揚的鐘聲響起。
這場大夏有史以來第一次殿試的科考,終于落下了帷幕。
“考試落幕,請諸位士子停下作答,開始交卷吧。”
陳昭和商鞅位于大殿兩側,待到鐘聲漸漸變遠,對視一眼后,二人便異口同聲的對著那侍立于大殿之中,正好整以待的諸多內侍開口。
眾多內侍聽到監考大人的吩咐,也不敢怠慢,連忙便提醒諸多士子署名交卷。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著。
一百余名士子之中,無論是胸有成竹,亦或者心情忐忑者,最后在交卷離開大殿時,都是忍不住的向著背后的文華殿,最后望了一眼。
眼下他們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最后。
至于最后成績究竟會是如何...
那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就在沈秋、呂文書、李鴻之、陳朝年等一系列殿試士子離去后。
文華殿,后殿中。
那一百三十道試題答卷,也整理齊全,呈現在了洛離等主考之前。
看著這些新鮮出爐,字跡筆墨還未曾徹底干涸的一堆試卷,洛離笑著取出了一份,隨口便道:
“今日事,今日畢。”
“這些士子的卷子,便由我等親自過目之后,擇優錄取吧。”
說罷,洛離便自個兒在試卷堆上,便獨自取下了一份,開始了第二次細致的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