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場打戲辛苦了點,但這次的經歷確實讓他印象深刻。
全球范圍內的動作片市場都不景氣,他這個動作演員的日子也不好過,這部片子絕對算得上是他從影生涯以來拍的最過癮的電影之一,特別是楚陽的專業和各種奇思妙想讓他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
一種更具時代感的觀念在這部影片中被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楚陽在戲里多次談到“搏擊”這兩個字眼,并沒有拘泥于“武術”、“功夫”、“空手道”等等,更強調的也是修為和境界,而不是單純的爭強好勝,讓他有種在拍一部功夫文藝片的新鮮感。
“楚陽導演,希望以后還有機會合作。”
楚陽伸手跟他重重一握,道:“會有機會的。”
寧偉也上來,客氣了幾句,然后才對楚陽道:“今天就先到這兒?還是轉場?”
按照一開始的拍攝計劃,這場戲其實是明天才拍完的,但楚陽和渡邊蒼超常發揮,足足提前了一天半的時間搞定了。
“轉場,先試試戲。”
最后一場就是楚陽飾演的陳真和方啟扮演的藤田剛的終極對決,不僅是方啟早就手癢難耐,連渡邊蒼也很想現場看一下這場戲是怎么拍的,聽到楚陽的話后忍不住笑道:“我還想要不要推遲航班,親眼看一看最后這場戲,沒想到導演那么善解人意。”
……
下午,轉戰室內,開始最后也是最難的一場戲。
在前世,這場戲幾乎代表了港片中實戰技擊的巔峰,因為為了追求真實感,導演陳嘉上對武術指導袁和平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能不吊鋼絲就盡量不吊鋼絲。
陳嘉上為了防止袁和平“手癢”,特意將室內的屋頂降低,以此來防止袁八爺吊威亞,誰知道陰差陽錯,低矮的屋頂將氣氛營造得更加凝重,大大增加了最后一戰的緊張和刺激。
大家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點,那種好像用力跳起來頭就會撞到天花板的壓抑感讓所有人都不自覺地變得更嚴肅了一些。
方啟已經化好妝,躍躍欲試。
對他來說,拍戲最難的地方不是那些高難度動作,而是怕演員受傷。
太用力對方受不了,收力太猛自己受不了,所以跟別人對戲的時候總會很痛苦。
但好在跟楚陽打的時候沒有這種苦惱。
人家耐艸。
杰哥和周比利拍這場的時候足足花去了二十五天時間,可見過程之艱難,楚陽早就做好了準備,之前就已經跟方啟多次探討過,所以一上手就很順利。
BOSS戰嘛,主要就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主角一開始被BOSS一頓猛揍,然后突然燃燒小宇宙反殺。
這種設計可以說是最無腦最不符合常理的,因為人類會因為疼痛而影響身體的反應、力量等,然而主角被BOSS一頓揍竟然沒事,來個音響或者想起某某一句話就直接開光環反殺,實在太生硬,連動畫片都不這么玩了。
第二種,就是主角從頭到尾都壓制BOSS,最終毫無懸念地輕松KO。
這種設計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并沒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不過從電影角度來說的話,主角既然打BOSS都是虐,那之前肯定也是一路虐過來的了,這樣稍有點“太平”,無法調動起觀眾的情緒。
當然,這樣的無敵流其實現在也挺吃香的,但顯然并不適合這部電影。
第三種,是BOSS實力設定跟主角差不多或更強,但兩者打的有來有回,最后主角艱難勝出。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種設定拍攝難度是最高的,但同時也是最好的,畢竟大多數觀眾其實更喜歡強強相對而非一面倒的打斗,且最終BOSS的戰力越強勁,也越容易使影片的**達到巔峰,而陳真vs藤田剛,就是第三種設計。
但這種設計的難點不僅是在劇情上,還在對陣的兩位演員身上。
寧偉之前還一度擔心楚陽打不出那種棋逢對手的效果,只能強行開主角光環來跟方啟五五開,但看了開頭的幾個回合,他就知道自己瞎操心了。
而且因為動作是楚陽設計的,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反而是方啟磕磕碰碰,而楚陽不停地幫他指導調整,反倒顯得方啟才是弱勢的一方。
本來說好只是試試戲,但一不小心就把前面三幕輕輕松松給過了。
方啟痛快得恨不得捶自己胸口兩下。
不用畏手畏腳的感覺,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