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茂所處的那個年代,電視仍是奢侈品,別說教育意味明顯的綜藝節目,哪怕天天放地道戰,觀眾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那時沒的選,所以電視臺播什么觀眾只能看什么。等電視普及,電視臺上星之后,才慢慢形成行業內部競爭,觀眾有的選,自然會用腳投票。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面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臺更應遵循市場的規則,以觀眾的喜好為導向。明知觀眾愛看純娛樂的節目,還逆潮流而動,豈不是自找不痛快嗎?
想活著就得恰飯,電視臺也不例外。哪怕是央媽,收視不行反響平平的節目照樣揮刀自宮,難道閹割掉的那些節目沒有意義嗎?
有意義。
但很多時候,生活不需要那么有意義。
他笑笑說:“你別忘了我是個商人,不是傳媒人,更不是電視人。我沒有那么崇高的責任感,我所做的一切,《詩詞大會》也好,《心動的信號》也罷,只是為了利益。”
秦晚笛順著他的話問:“那你做公益,也是為了利益嗎?”
這個問題相當犀利,沈亦澤面不改色地回答:“當然。對公司而言,做公益也是提升知名度和塑造正面形象的一種方式,更何況,這個基金會還是由江南臺前臺長創辦的,我這也算賣個人情。”
“沈老師倒是很坦率。”
秦晚笛沒想到他會如此開誠布公,不禁有些側目。
沈亦澤隨口說:“我把你當朋友,所以不瞞你。”
說是這么說,其實是因為他知道,就算他不開誠布公,秦晚笛也能想到,與其虛與委蛇,不如大方承認。
秦晚笛不置可否地笑笑,她明白所謂的不瞞朋友,不過是他的說辭,因此并沒有太過當真。
“那你有什么計劃嗎?”
她問。
沈亦澤搖搖頭:“暫時沒有,回頭做出方案了,再跟你商量。”
他倒不擔心,藝人的宣傳天天在做,在這方面,他的團隊足夠專業,出個方案還不是手到擒來?
……
“謝謝,謝謝您!”
天色漸晚,楊九安收起攝影器材,向在宜江江邊憑欄垂釣的大爺道謝。
“不拍了?我還沒釣到魚呢!”
大爺顯然有點不甘,起初答應這個漂亮小姑娘的拍攝請求時,他滿心滿念想著在鏡頭前露一手,結果一個下午過去,愣是一條魚沒釣起來。
“不用了。”楊九安解釋,“我只是想記錄您釣魚的過程,釣到魚固然很好,沒釣到也沒關系,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大爺“哦”一聲,滿臉疑惑地追問:“你拍這個有啥用?”
“練習用,順便積累點素材。謝謝大爺,我走啦!”
楊九安背上攝影包,跟大爺揮手告別。
回到家中,打開電腦,開機的同時洗兩個柿子——從農場帶回來的柿子已經捂熟了,在每一個沒有約會的晚上,這就是她的晚餐。
“嗯~好甜!”
她啃著脆柿,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將下午拍攝的素材導入名為“Project365(2021)”的文件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