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這天,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在總部布置了競拍現場,招待先后到來的總計八家想要參與競拍的企業,以及被安排聚在一起的各媒體記者們。就在前天,又出現一家公司支付保證金進行盡調。
這次是公開競拍,買家要是競拍下和記黃埔的外貿業務,高達至少八億港幣的競價,這絕對是大手筆投資,讓記者們宣傳一下也有利于公司名聲的傳播,所以有記者在也是一件好事。
“凱撒克先生,歡迎歡迎。”
作為和記黃埔的董事長,這次的拍賣林佰誠也來了,不過具體的拍賣事宜不用他做,他只要人過來就可以了。看到怡和洋行的主席亨利·凱撒克,便打了個招呼。
“林生,好久不見了。”
雖然心里恨不得林佰誠馬上去死,但亨利·凱撒克還是面帶假笑的和林佰誠握手。
“我在這里就先預祝凱撒克先生競拍成功了。”
林佰誠笑著說道,雖然雙方是敵對關系,但生意是生意,和記黃埔的外貿業務賣出的價格當然是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在雙方的敵對中,獲利的人是他,所以他的心態相對來說自然更為平和一點。
“謝謝!”
亨利·凱撒克和林佰誠沒什么好聊的,因此說著就往一邊走去,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往和記黃埔為怡和洋行安排的座位那邊走去。
“張生!”
不片刻,看到一些華人走進來的林佰誠,同領頭的那人打了個招呼。
“林生!”
張玉良很是客氣的和林佰誠握了握手。
張玉良這次是代表會德豐前來的,他是會德豐最大的股東,自從71年地產公司被會德豐以發行新股的方式并購之后,就成為了會德豐的大股東,其持股甚至比馬登家族還要多上一點點。
在自家的股份更多的情況下,張玉良肯定不甘心老老實實的做個普通董事,因此自從并購之后就一直在和約翰·馬登爭奪會德豐的控制權,雙方的明爭暗斗可不少。
只不過,約翰·馬登一直都是會德豐的主席,加上會德豐是馬登家族發展起來的,公司高層和不少董事都是馬登家族相熟的人,因此張玉良家族大部分情況下是爭不過馬登家族的。
后來石油危機爆發,會德豐利潤大為降低,一年比一年少,到76年時約翰·馬登更是有意出售會德豐,當時甚至引起了怡和洋行跟和記國際爭奪,只不過后來交易終究還是沒有達成而已。
到了77年,地產業開始復蘇,會德豐跟著受益,活了下來。去年的時候,林佰誠讓和記黃埔從會德豐購得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為會德豐提供了大量資金。
只不過,去年約翰·馬登同樣參與到了對和記黃埔的做空中,雖然他使用的是馬登家族的自有資金,虧損和會德豐沒有關系,但這件事傳了出去后,對他造成的影響卻不小,張玉良趁機拉攏了不少人,在會德豐的權利大大增強。
這一次張玉良會過來,卻是因為他想要將和記黃埔的外貿業務收購到手,他認為外貿業務大有可為,一旦做的好,今后在會德豐將獲得更多股東的支持,力壓馬登家族,拿到會德豐的控制權。
林佰誠和張玉良倒是聊了起來,張玉良和馬登家族在爭奪會德豐的控制權,那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張玉良可能也是這么想的,因此兩人的關系倒是還算不錯。
對于會德豐,林佰誠心中其實不乏這么一個想法,那就是張玉良爭奪不過馬登家族,最后選擇將股份轉讓給別人,林佰誠和張玉良交好,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從張玉良的手中買下會德豐的股份。
石油危機之后,包裕剛選擇棄船登陸,但也有人不是這么想的,馬登家族控制下的會德豐就沒有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