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寧道:“他們家也是頭痛,過幾日,真珍會以探望妹妹的名義過來,到時候,咱幾個再商量辦法吧。”
這時丫環媳婦們送晚飯上來了,他們便沒再談下去。
第二日,桐英回京去了,直到這邊送信去,通知崇禮與真珍最后定的上門時間,才從京里趕了回來。
等到崇禮與真珍來那日,淑寧安排五人在園中觀瀾亭說話,那里周圍都是窗子,全都打開后,風吹著涼快不說,有人靠近,隨時都能發現。
坐下后,真珍先說話了:“這幾日我讓家里人回京打聽,又多了幾家要來提親的,不過都是給哥哥說的。阿瑪煩了,只管躲進內務府去料理皇家鐘表作坊的事,皇上那邊沒什么動靜,不知是什么意思。你們這些天商量得如何?”
端寧道:“我與阿瑪額娘商量過了,若能得皇上下旨賜婚,就是最好的結果,到時候,也不怕得罪什么人。”
崇禮微微皺了眉:“能得皇上賜婚自然是好事,可皇上要賜,自然是先緊著自家子弟。如今三阿哥幾乎隔天就派人到家里來問妹妹回去了沒有,還時不時送禮過來,因都是書啊棋譜啊,并非值錢東西,要推也不好推,他又沒有明說要娶妹妹,所以我阿瑪也沒法明著拒絕。最麻煩的,是東宮那邊近日也傳出風聲來,說太子看上妹妹了。有了這兩位皇子在,皇上還怎么會給你們賜婚?”
真珍咬咬唇,不作聲。端寧也皺起了眉頭。
桐英卻忽然笑了,見眾人都在望他,便慢條斯理地說:“這幾件事都不是問題,而且,只怕還對端寧與真珍姑娘有好處呢。”
崇禮沉聲道:“我倒看不出什么好處來,正想請教輔國公。”
桐英也不在意,道:“三阿哥已經娶了勇勤公家的姑娘為正福晉,那董鄂家是滿洲世族,福晉之父勇勤公官居從一品都統,與武丹將軍同品級,再怎么說,皇上也不會同意將真珍姑娘指給三阿哥為側室的。所以三阿哥如今不過就是表表殷勤,實際上不足為患。至于太子……他如今正寵那側妃李佳氏,又內定了石家的姑娘為正妃。那石家可是了不得,滿族里好幾位總督、將軍、額駙什么的,說不定過幾個月還多一兩位都統呢。太子怎么會為了個小小的鐘表作坊,就把這石家給得罪了?他之所以放出那風聲來,不過是因為前幾日與三阿哥起了口角,故意與他作對罷了。”
端寧與真珍聽了,面上不由露出喜意。崇禮問:“就算這兩位皇子都不成問題,又對我妹妹與端寧兄有什么好處?”
桐英喝了口茶,微微一笑:“一般的權貴之家以為兩位皇子有意,自然不敢再上門提親。而太子出了聲,三阿哥又知道事不可為,自然就會偃旗昔鼓。這么一來,真珍姑娘的麻煩自然就少了許多。”
端寧親手為他斟茶,道:“這幾日你就是為了幫我打聽消息才回京去的吧?好兄弟,你辛苦了。”桐英笑道:“好說,好說。”
崇禮卻道:“就算皇子們不成問題,還有那些宗室和貴戚子弟呢,那些人我們可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