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煙云卻聽不得這些話,插嘴道:“姑娘怎么又這樣說?俏云姐也是為你好,你沒看她三天兩頭的給你送東西來么?我們平日的吃穿用度,可比先前的要好些。”邊上一個臉生的丫環卻撇撇嘴,下去了。
淑寧輕咳一聲,問起桌上放的針線,扯開了話題。結果煙云搶先答道:“那是為法事做的繡幃,我跟姑娘一起做的,過些天要送到廟里去呢。”婉寧瞪她一眼,讓她下去了,才緩緩地道:“我聽說山西那邊鬧饑荒,想著做場法事祈祈福,福晉她們幾個都有意參加呢。”
淑寧頓了頓,問:“銀子可夠么?要不要幫襯些?”做法事的花費可不小。婉寧咳了兩聲,掉過頭去:“夠了,你不必操心。”沒多久,便端茶送客。
淑寧回到男爵府,對那拉氏說起婉寧的事,看著她不停念佛的樣子,忽然靈機一動,道:“大伯母與其常送衣服財物過去,倒不如以二姐姐的名義做些善事,扶助孤寡,贈醫施藥之類的,若是有不方便的,也可以捐錢給常做善事的寺廟。”京中各大佛寺,有好幾家有每旬固定施粥舍衣的傳統,似乎是當年玉恒擔任順天府尹時留下的舊例。佟氏每季都會吩咐管家送錢物到護國寺里去,淑寧本身,也有類似的做法。
那拉氏眼中一亮:“說得是,多結些善緣,婉寧名聲也好些。”說罷便忙忙去張羅了。
淑寧嘆了口氣,自行回槐院去。
桐英終于回來了。夫妻倆小別勝新婚,淑寧越發粘他,便是他夜里有什么要求,也半推半就地依了。從此小夫妻倆更是如糖似蜜。
三月里,皇帝下旨冊封皇子,其中皇長子胤禔被封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為雍郡王,皇五子胤祺為恒郡王,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為貝勒。
桐英的爵位一直沒有變化,他與淑寧倆終于確信,先前的傳言只是傳言。
轉眼,萬壽節又快到了。
(對不起~~~>_<我不知道怎么形容這種情況,總之,電腦和網頁好象反應很慢似的,怎么動都沒反應,但又不是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