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寧聽了忙道:“這事嫂子做得對,穩妥要緊,我們又不缺銀子。”她不禁有些懊悔,居然忘了這一茬,難道不是經手的事就不上心么?幸好真珍警醒。
真珍聽了她的話,心中大定:“我也這么覺得。堆房的本錢早就填回來了,如今幾乎是凈賺的。其實我們家只是買了兩個院子,又蓋了幾間屋子,再派了幾個家奴,沒費什么大錢。若漕運真的沒了,就把房子改作他用,或是賣掉好了,咱們也沒吃什么虧。就是糧行那邊會有些折損,不過憑了各家的祿米和莊子上的出產,頂多就是少些收益罷了。”
淑寧聽得連連點頭,覺得真珍這次真是行事果斷,笑道:“嫂子果然是聰明人,家里的事那么快就上手了,以后這些就全靠嫂子了。”真珍臉上帶了笑意,謙虛幾句,但神色間已經添了些自信。
她又提起絮絮的事:“姑媽前兩天回家說起,說大表妹情形不太妙,我今早就過去瞧了瞧,臉色果然不好呢。”淑寧很意外:“不會吧?我前幾天去看她,還好好的啊。”真珍嘆道:“其實是大表妹要為表妹夫親手做衣裳,累著了,才會這樣。本來最早月底,最遲下月初才會生產的,但如今聽太醫說,有可能會提前呢。”
淑寧道:“既然如此,我也該多去探望一下。這事王寅家的怎么也不回來報一聲。”真珍道:“我也把魯大家的派過去了,聽說他們家來了幾位內務府的嬤嬤,這些事外頭的人都不許沾手呢。幸好姑媽把魯大家的她們帶在身邊,她們才留了下來。”
淑寧皺皺眉,沒再說什么,姑嫂兩人聊了一會兒,又陪小明瑞玩了個把時辰,看著天色不早了,淑寧想要留飯,真珍推了,只帶了幾樣瓜菜回去。
真珍母子前腳一走,淑寧便馬上讓人去找王寅家的,問清楚絮絮的事。得回來的消息是,絮絮只是累了些,應該不會有大礙,不過早產的可能性相當大,所以現在人人都很小心。
淑寧聽了,連忙向嬤嬤和婆子們請教過,把一些絮絮可能用得著的吃食補藥送了過去,又交待王寅家的有事要記得回報。
桐英終于拿到了假期,連同休沐日,有兩天休息。夫妻倆興致勃勃地計劃著要做什么好,但就在頭一天假期的早上,他們接到巴爾圖府上的消息,絮絮早產了。
(那啥……不知道該怎么說,但針對最近書評區里的情況,我有一點小小的請求,如果看了別的書有什么想法,可否不要拿這本書作對比呢?特別是在別的書評區里。老實說,我并不認為自己寫得就一定對,也不認為別人寫的與我不同就是小白文。雖然很感激大家的支持,但看到那樣的說法,我心里會很不安。其實每個作者寫文都不容易,請大家多多支持吧~^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