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歷2025年2月20日,江心洲基地,林宇正在通過太空當中靠近太陽的探測器查看太陽帆軌道的情況。
隨著持續不斷的發射太陽帆,在太陽附近,已經形成了一片戴森云。
這些在太陽附近展開自己身姿的太陽帆,共同組成了這一片龐大的區域的戴森云。
不過目前來說,這些太陽帆還只是消耗品,最多的只能堅持一個月時間。
雖然可以遠離太陽,但是發電效率同樣也會減少,再加上太陽帆的制造材料很容易獲得,制造又簡單,所以也不需要降低效率來保證存在的持久性。
況且黃星和水藍星與太陽的距離過于遙遠,就算是不停的發射太陽帆,也會出現一部分太陽帆無法抵達軌道的情況。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林宇也不會將戴森云的位置往外移。
同事對于戴森球體系里面的戴森殼,林宇也進行過研究,在利用運載火箭建立節點之后,吸收了這些太陽帆的戴森殼可以將太陽帆的使用壽命延長到一年的時間。
在游戲里面,可能這些存在時間有限的太陽帆在被戴森殼吸收之后,可以永久存在。
但是畢竟只是游戲,放到現實中來,還是有很多不同地方的。
觀察了一下這些太陽帆,在看到運行正常之后,林宇也關閉了三維投影,離開了這里。
…………
兩個月之后,乾坤歷4月20日。
此時的月球,已經建立起來了幾座大型的建筑。
而在這些東西建筑之間,最后的一段兩頭同時施工的巨型鏈接也即將完工。
這里,就是月球上面,以星際物流塔為基點,建設赤道區域以及兩極到赤道區域四個節點的太空長廊。
此時,正是月球上面的所有計劃環帶完工的時候。
當最后的兩段徹底拼接成功之后,項目的總工程師盤王啟動了這些環帶上面的能源供應系統。
“啟動環帶無線能源接收裝置,開始功能。”
“3、2、1,啟動!”
“嗡~”
隨著這些環帶開始運作,最外圍的離心裝置開始運動起來,產生了一個定向的向心力,保持環帶內部的重力處于正常狀態。
星際物流塔里面,有著非常多的功能設施。
其中最讓林宇看中的,就是內部的引力輻射裝置。
這種裝置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將周圍的引力進行調整,讓其處于規定的方向以及大小。
這樣的一個裝置,屬于最標準的設備,每個星際物流塔都有。
不過一般這種裝置的作用范圍只是在星際物流他內部,提供內部人員正常行走的功能。
而在外部,還是處于微重力狀態,這樣一來,當有飛船靠近之后,就不會收到內部的引力影響而失去控制,撞到星際物流塔上面。
而這種引力裝置,其實就是科幻電影里面的重力發生裝置的升級版。
當解鎖了磁懸浮科技之后,就已經解鎖了相應的星球內反重力技術。
雖然當時的技術不足以讓林宇前往太空,但是現在的星際物流他里面的技術,則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很大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