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工藝改進的情況,還有的辦法就是擴大制造廠區。
既然時間上面無法提升太多,但是自己可以增加大量的制造基地。
以時間換數量,還是很有可取性的。
不過這次的擴建,驅逐艦和巡洋艦都有,林宇直接按照二比一的比例進行擴建。
最終的目標,就是每半年下線兩千艘驅逐艦和一千艘巡洋艦。
如今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體積還不是很大,用到的珍惜資源最多的就是鈦金屬。
這些資源在林宇這邊有很多,暫時還不用愁,所以這種目標完全可以達到。
不過從下一等級的戰艦開始,就不是那么好制造得了。
首先這一等級的戰艦被林宇命名為戰列艦,這種等級的戰艦,完全就是一支艦隊的核心戰艦。
而且這種戰艦火力強大,是攻堅地一把好手。
但是同樣的,這種戰艦的制造相當的復雜,難度非常高。
按照之前的命名方式,這次的戰列艦被命名為青龍級戰列艦。
既然是主力戰艦,那么其火力就會非常強大,一門能量主炮已經無法滿足要求了。
所以這艘青龍級戰列艦上面,一共有前后兩組主炮,每組主炮都是由三門能量主炮組成,單門的主炮威力比如今的巡洋艦主炮威力還要強一倍。
沒辦法,誰叫戰列艦的體積巨大呢,光是設計要求,就有十公里長,五公里寬,三公里高。
這么大的體積,完全可以放的下這次主炮。
而這樣的大型戰艦,普通的小型聚變反應堆已經無法滿足其使用要求,直接在內部建立大型的聚變反應堆,而且還是兩座。
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這艘吞噬能量的巨獸運行起來。
而且在設計的時候,林宇還預留了一部分位置,以便于將來研究反物質之后,將其更換成人造太陽。
而如此巨大的戰艦,就不是區區幾百人就可以開動起來了。
在設計里面,一艘青龍級戰列艦的額定成員是三千五人。
這些人還只是操控戰艦的人員,不包括地面作戰人員。
如果加上一支陸戰隊,人數可以達到五千人。
這么多的生活物資,每天都是非常多的。
所以為了保證物資的可持續性,在戰列艦內部,還有著可以供給兩千人每日食物的生態園輔助進行物資的提供。
如此設計下來,自然防護也得是能量防護罩了。
雖然這些天的研究,林宇和盤王暫時沒有研究出來,但是也把這些問題交給了下面的研究人員,讓他們幫忙研究。
自己則是研究新的戰艦緩緩腦子,避免自己鉆牛角尖。
而且除了防護罩之外,還有高強度的護甲作為最后的防線。
這種護甲采用的材料,就是林宇解鎖了奇異物質之后,得到的簡并態材料制造方法之后,著手制造出來的簡并態物質,性能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