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瓦倫星戰爭之后,將遠征軍殲滅之后,隨著星環合圍,水藍星系就陷入了平靜當中,各種發展建設也在有序進行。
此次戰爭,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沒有讓戰火波及到水藍星。
就算是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在月球上面大了一次。
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就一天左右的時間,用時短暫,并且這其中的大部分時間也只是在趕路的過程中,真正交手的時間也是很短暫的。
而沒有波及到水藍星,也只是讓水藍星上面的民眾有些驚嚇而已,并沒有人員受傷。
即使有些殘骸飄過來,也被外太空的防御設備擊毀,沒有掉落水藍星的機會。
不過從這次戰斗,也讓林宇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首先就是戰艦的制造速度不足,高級戰艦的數量不多,只有短短的一百艘。
第二就是戰艦的戰斗力還不是很足,有些地方的火力和裝甲防御還有所欠缺。
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陸地裝甲單位的發展嚴重滯后。
星際時代,傳統的履帶和輪式坦克已經無法滿足全地形的要求了。
所以結合現有的技術,林宇想到了制造機甲這一陸戰單位。
而且也不用像電影那樣,制造那種百米高的機甲。
林宇心中的陸戰機甲,只是由一人進行操控的陸地大型裝甲單位,和游戲泰坦隕落里面的泰坦差不多。
采用電漿炮彈和電漿火箭彈作為主要攻擊手段。
而且腿部加裝的反重力裝置,可以讓這種機甲跨越各種地形,高山,懸崖,大江等等,都可以直接飛躍過去。
在這種標準配置之下,還可以在背部加裝噴射裝置,在一些引力較低的行星,都可以直接飛到星球外面,真正實現空地天一體化。
當然了,這種機甲以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實現,林宇也只是和盤王一起進行了一些技術的整合之后,快速設計了出來。
這些都是一些順帶的,只是在設計新的戰艦時,想到了就順手設計了。
除了機甲之外,關于陸戰隊員的作戰裝備,林宇直接將其交給武器研究所,讓其進行更新換代之外,也正在的開始和盤王解決目前的問題。
首先就是戰艦的制造問題。
因為如今的戰艦制造還是才用的傳統的制造工藝,就是零件制造,然后進行組裝。
這點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不關發展到什么樣的程度,這一關都得經歷。
有時候,一些零部件一次成型的強度,完全達不到分成多個零件組裝之后來的好。
所以該有的步驟還是得有,除非以后可以發展到直接進行物質重組的地步,那時候就可以把戰艦直接生長出來。
雖然方式無法改變,那么就只能在工藝上面想辦法了。
就像上面說的,一些地方一次成型之后強度不太行,但是這種零部件用在內部的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種情況,林宇也是笑了笑,沒想到以前的自己痛恨偷工減料,現在的自己居然也在干著“偷工減料”的活。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當初的設計有些地方確實設計超標了。
就像以前在藍星地時候,研究導彈,在射程不夠的時候,添加很多的燃料,但是提升效果并不大,反而在減少燃料指揮,卻射的更遠。
其中的一些科學奧妙,也是讓人驚奇不已。